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2022年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情况调研报告

2022年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2025-01-23 02:08:5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情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情况调研报告

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情况调研报告5篇

【篇一】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情况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根据全市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部署要求,市委副书记*****围绕“立足**x实际,推进乡村振兴”开展调研。我局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填写了调查问卷。并形成了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一是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截止20**年底,我市完成80%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今年剩余20%建设任务,并且将为已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510个行政村、社区进行设施设备提升,以利于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小广场服务效能发挥。二是文化活动开展,今年计划开展“我们的中国梦20**年‘欢乐进万家·迎新春文化惠民行’”文艺演出、流动图书服务进基层、文化遗产图片展、大美**x摄影展、迎新春送春联等活动;
20XX年迎新春摄影展;
第五届民间艺术汇演;
“群文之星”周末大舞台;
“全民阅读季”活动,庆七一文艺汇演;
迎国庆文艺演出;
“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活动;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
各类书画展、摄影展等。

目前,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已进入建设阶段,计划下月对建设情况惊醒督查检查。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施设备提升工程已进入招投标阶段,计划招标完成后尽快配备。文化活动已开展完成“我们的中国梦20**年‘欢乐进万家·迎新春文化惠民行’”文艺演出、流动图书服务进基层、文化遗产图片展、大美**x摄影展、迎新春送春联等活动;
20**年迎新春摄影展;
第五届民间艺术汇演。“全民阅读季”启动仪式将于本周末4月22日举行,拉开阅读季序幕;
“一村一年一场戏”送戏下乡活动进入招标阶段,计划下月底前开始送戏下乡活动。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思想认识有差距。市委、市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力度不断加大,把文化建设纳入了全市科学发展绩效考核,但个别乡镇(街道)、村(社区)的重视程度不够,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仍然存在,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不平衡,基层文化设施利用率较低、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财政投入不足。我市属于资源枯竭地区,市级财政保障能力相对不足,而且由于基础差,历史欠账多,文化事业投入还有较大差距。比如我市送戏下乡演出费用只有**x元每场,泰安市本级已达到**x元每场,经济发达地区已达到每场10000元以上。

(三)队伍亟需强化。虽然每年组织培训,但因经费问题,培训次数有限。而且按照国家、省标准要求,全市文化人才结构不够理想,总量不足、断层断代、人员老化;
乡镇文化站存在混编混岗使用现象;
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虽有服务人员,但多由村干部兼任,成为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瓶颈,亟需引入社会力量。

三、下一步的对策及意见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政府重要职能的体现,是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要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规划,有目标、有计划地逐步推进。要健全完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运行保障、人员培训、服务管理制度,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要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大文化在考核中的比重,重点对文化设施运行、经费保障、专职人员配备、服务功能发挥及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二)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要统筹文化资源,注重吸收运用市场、社会等非政府资源,按市场规律,提升资源运行效益,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如建立城乡联动机制,在乡镇街道、中心村设立文化馆、图书馆分馆;
再如,建立农村文化资源库,把送戏下乡演出、公益电影放映等资源形成文化“大礼包”,采用政府花钱买服务的方式,由农民自行选定。二是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现在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不平衡,农村文化设施相对落后,要制定针对农村文化发展的专门扶持政策,对落后的文化设施进行改造。

(三)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要进一步明确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标准、日常管理使用制度,着力完善乡、村两级文化阵地运行长效机制,确保群众文化活动有序开展。公共文化单位要坚持免费对外开放,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大力开展各项文化活动,扩大群众参与。

(四)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文化惠民要紧接地气,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针对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有针对性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深入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乡村、进校园等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农村、社区、机关、广场和校园文化。要精心策划特色文化品牌,组建群众文艺队伍,适时举办文化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健全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统筹抓好专业队伍、庄户剧团、基层文化带头人建设,不断提高全市文化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要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民间艺人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积极培养基层文化建设的带头人。二是健全完善文化人才引进机制。配齐配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专职人员,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文化服务队伍。三是健全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待遇,在考核中,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员、文化带头人给予奖励或表彰,广泛宣传其先进事迹,优先提拔重用。

(六)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培训机制。一是持续推进“金种子”培训工程,坚持“菜单式”培训,在充分征求基层意见的基础上,深入基层组织民间舞蹈、戏曲培训。二是深入推进“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深化与**x的合作,开展琴棋书画、茶道和传统民间艺术传承活动。三是持续推进文化馆免费开放培训工作,开展群众性美术、书法、摄影、声乐等专业培训班。

【篇二】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情况调研报告

贵州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投资情况调研报告

贵州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投资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其提升到党和国家战略高度,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为深入了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务、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领域投资项目建设现状和成效,总结好的经验,分析存在困难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的对策建议。贵州省统计局投资处近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题调研,并深入遵义市湄潭县就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投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建设现状和成效

调研表明,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立足于“三农”发展实际,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整体呈现出“稳增长势头正劲、促改革成效显现、调结构步伐加快、惠民生扎实有力”的良好态势。在项目建设方面,全省打好农村公路“组组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和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的“四场硬仗”,农业农村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有效投资不断扩大;
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医疗资源、文化惠民工程、乡村旅游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农村产业投资不断壮大发展,一、二、三产发展持续深度融合,投资效应得以进一步凸显。总的来看,全省农村投资呈现出强长补短、结构优化、动能增强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升级

1.农村公路方面。2017年8月,贵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计划实施万公里通组公路硬化建设,确保到2019年完成全省39110个村民组通组公路硬化建设,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目标。截至今年9月17日,贵州全省累计开工建设农村通组公路万公里,累计完成路基万公里,累计完成路面万公里,累计完成投资亿元(数据来源于省交通部门,以下相关数据同),其中2018年开工建设万公里,完成路基万公里,完成路面万公里,完成投资亿元。全省村民组通畅率从2017年8月的%提高至%,沿线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150万人。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到今年年底,贵州省将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最晚在明年上半年前,全面完成全省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任务万公里,夺取三年大决战的全面胜利。

2.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全省加速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和民生水利建设。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完成水利投资亿元(数据来源于省水利部门,以下相关数据同),新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45座。夹岩、马岭、黄家湾3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完成投资亿元;
其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小康水行动计划完成投资30亿元,发展耕地灌溉面积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万亩,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受益人口万人,其中万人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2144平方公里,新开工中小河流治理项目50个,新增农村水电装机万千瓦。随着项目的顺利推进、建成投产,将全面提升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极大促进各乡镇水源供应,切实提高农村饮水安全。

3.电力基础设施方面。为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进度,力争2018年底基本解决我省农村地区供电能力不足、电压不达标、网架薄弱等问题,巩固农村通动力电工作,加快开展贫困地区电网项目建设,发挥好电力在全省脱贫攻坚中的支撑性作用,2018年贵州电网公司将投资超过80亿元重点对全省深度贫困地区电网进行改造升级,力争农村电网规划建设项目启动建设达80%,确保乡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千安,实现农村从“用上电”向“用好电”发展。贵阳市2018年以打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智能电表低压集抄、供电所建设”三大工程攻坚战为抓手,加大电网投资建设力度。农网改造升级投资亿元,实施304个农村电网项目,建成花溪金石等4个供电所建设,完成乌当“小康电”示范县和青岩中国特色小镇电网建设。六盘水市先后出台了《六盘水市农村电网提质改造工程(2017—2019年)三年会战工作方案》和《六盘水市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电网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市供电局制定了《六盘水市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及电力扶贫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农村电网改造为重点,加快实施农村电网建设和光明工程行动计划。2018年 1-9月份全市新建改造低压线路846公里,新增配电变压器231台,新增配变容量万千伏安,满足农村通动力用电需求。

4.通信基础设施方面。随着大数据建设的快速推进,全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相继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满格贵州”、“小康讯”等建设,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信息传输通道、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推动通信网络向农村地区深度覆盖,提升贫困村移动通信网络承载能力和接入能力。2017年底,全省通信光缆达到90万公里,行政村实现100%通4G网络、98%通光纤。今年以来,围绕大数据发展需求,完成城乡光纤到户改造,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4G和光纤,通信网络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化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5.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目前,全省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入实施农村“污水治理革命”,坚持适用和量力而行原则启动实施污水治理工程,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按照“渗、滞、蓄、净、用、排”海绵村庄生态建设理念,探索市场运作模式,成片连村实施水生态系统和水环境治理。深入实施农村“垃圾治理革命”,逐步完善农村环卫要素配置,建立农村垃圾“收、运、处”运行机制,提升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能力。按照“一户一桶、一寨一斗、一村一站、一镇一中心垃圾临时堆放场”的最低配置原则,完善环卫设施,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清运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确保农村垃圾有地放、有人收、有处置,同步全面实施农村“厨房革命”、“厕所革命”。建设“宜居乡村”,不仅要道路、绿化、亮化等“面子”漂亮,还要农民自家“里子”干净。全省全力开展农村改厨改厕工作,加快农户厨房、厕所提级改造,用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提升环境意识,推动乡村生态发展,补齐农村人居生活环境短板。黔东南州今年以来共争取中央预算内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1480万元和省预算内投资91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建设。目前,全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建成项目354个,在建项目150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项目65个,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二)围绕民生抓投入,教育、医疗不断完善

1.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全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深入实施“全面改薄”(即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和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全面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贵阳市一是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统一城乡学校建设标准,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抓手,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发展,2017年投入资金亿元,新建改扩建65所,新增学位2925个,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达到了国家义务教育办学“二十条底线”要求,促进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一体化发展。二是利用闲置校舍改建村级幼儿园。贵阳市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精准扶贫的要求,各区(市、县)均制定了闲置校舍利用方案,利用撤点并校后的闲置校舍改建为村级幼儿园,满足农村适龄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实现了闲置资源的合理利用。2017年全市投入2631万元,完成村级幼儿园建设30所。2018年拟投入9274万元,完成49所村级幼儿园的改造。六盘水市为进一步补齐教育短板,制定了2018—2020年三年攻坚计划,计划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49所(新建62所,改扩建287所),规划总投资68亿元,其中:规划建筑校舍面积222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70万平方米,土建项目规划总投资58亿元;
设施设备采购10亿元。

2.加快推进乡村医疗建设。为加快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省上下不断改进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实现了深度贫困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覆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卫生室建设全覆盖、农村中小学校医务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医疗事业得到稳步提升。六盘水市按照“三优三化”要求,全市累计建成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16所、甲级中心乡镇卫生院24所;
建成乡镇卫生院中医馆17个;
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2个;
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配置3个。全市启动162个深度贫困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同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卫生室范化建设全覆盖,全面提升乡村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进。铜仁市农村教育、生态环保、医疗资源、文化惠民工程、乡村旅游等项目持续增长,1-9月全市卫生行业同比增长%。

(三)突出创新投资抓产业融合,乡村经济不断繁荣

全省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繁荣发展为目标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以各试点区(县)省级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重点支持带动或辐射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同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多功能性,着力发展休闲农业、农业文化产业。以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休闲农业等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入推进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六盘水市大力调整农业种养结构,着力发展以猕猴桃、刺梨、茶叶为主导的“3155工程”,以特色禽、黑山羊、生猪为主的现代畜牧产业,()农业产业朝着规模化、特色化、优质化、品牌化、标准化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随着脱贫攻坚形势发展,该市紧跟趋势调整农业产业投入重点,在继续巩固拓展“3155工程”等“长线”产业的同时,不断加大“茶菜菌禽药”五大扶贫“短线”产业投入,聚力攻坚,形成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贵阳市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及绿色发展,坚持走园区可持续发展及全产业发展之路。一是按照“1+3+5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定位,以“1433” 发展原则(即1条主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4个统筹:即统筹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美丽乡村、特色景区和示范小城镇建设,实施3个发力:即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推动3个融合:即推动一二三产互动融合)调整园区规划,逐步提高都市休闲农业园区占比。以精品景区为依托,着力发展乡村旅游,有效促进了“三产带二产、三产促一产”产业融合发展格局,着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确保持续增收、稳定增收。二是建设集产地批发、产品研发、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为一体的修文猕猴桃科技园和息烽肉鸡、吊瓜、清镇乳业、乌当区花卉等科技园区,精深加工集群凸显。三是实现“互联网+”销售模式,电商物流热潮兴起,2017年谷堡园区通过淘宝、京东、美团、微商等电商平台开展销售,年度累计交易5544次,年度累计成交额3210万元。息烽县农村电商网络销售突破万元,增长率达%。四是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严格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坚持走修文猕猴桃、息烽肉鸡、开阳富硒农产品等绿色产业发展之路,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低碳循环的长效机制。建立大数据物联网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通过智慧物联网可追溯系统,做到种植过程、投入品来源、运输仓储和市场销售全过程、全信息采集,实现了安全可预警、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同质化生产率达90%。安顺市大力示范推广“塘约经验”、“秀水模式”、“大坝道路”,积极稳妥推进“三权”促“三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沉睡资源,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形成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有效提升农民收入。

(四)强化财政支持促投入,财政保障不断增强

贵州积极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2018年年初下发了《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投融资模式,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完善管护机制,全面提高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铜仁市积极向上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项目建设资金亿元,用于发展各类产业发展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农业产业发展资金83亿元;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资金亿元;
农业园区建设资金20亿元;
农产品监管体系发展资金亿元。同时积极鼓励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投入,不断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今年1-9月,全市涉农贷款余额亿元。贵阳市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只增不减。2018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亿元,同比增长12%。同时大幅度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较去年同比增长20%。六盘水市积极推进400亿凉都“三变”产业扶贫基金落地实施,与工行、建行、交行、中国银行等合作推进落地项目16个,放款亿元,助推脱贫攻坚。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了乡村振兴计划资金6854万元,重点用于村级组织运行市级配套经费、同步小康驻村补助经费、2017年村干部补贴市级配套资金、同步小康驻村补助经费、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市级配套资金等方面。

(五)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对全省投资拉动效应明显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全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体抓手,在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效应的推动下,扩大了有效投资,项目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投资实现了稳步提升,1-9月全省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高于全省投资增速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改善引导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从投资结构看,全省“三二一”的产业投资格局不断巩固,全省投资结构持续改善引导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优化,前三季度,全省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三块短板”投资较快增长补短板持续增强,一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省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增速较全省投资增速高个百分点;
二是社会民生事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省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0%和%,增速分别高于全省投资增速 个和个百分点。三是脱贫攻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前三季度,全省移民搬迁项目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倍,增速明显高于全省投资增速。

二、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及政策效应

(一)各地积极出台政策措施强力推进乡村振兴

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战略的意见》出台后,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的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新时代贵州乡村全面振兴。2018年2月9日,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在贵阳召开,大会发出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开创新时代贵州‘三农’工作新局面”的强音。3月17日,贵州省下发《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8〕1号),提出了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阶段目标,重点部署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六大任务,即: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大力发展优秀乡村文化,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
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创新乡村治理体系。随后,全省各地也纷纷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出台了各自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措施。贵阳市出台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编制了《贵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紧扣产业革命“八要素”、“五步工作法”和“八个关键细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六盘水市出台《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制定了《六盘水市建设乡村家园助力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结合整体改善人居环境“10+N”行动计划,2017-2019年有序实施全市872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改善;
铜仁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2018年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为全面推进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撑保障;
黔西南州兴仁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薏仁米产业发展的意见》《兴仁市创建国家级出口薏仁米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实施一二三产融合项目,形成产业链,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逐步扩大产业规模;
黔南州编制了《黔南州农村人居环境风貌管控图册》(暂名),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怎么建”的问题,与当前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主要着力“建什么”形成互补。

(二)各地乡村振兴政策实施效果亮点纷呈

遵义市湄潭县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助推脱贫攻坚不竭的动力,推广农村“三变”改革试验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农村改革促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紧紧抓住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围绕人、地、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经营主体等发展要素,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的土地、房屋、森林、水利等产权制度改革,把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发展股份合作,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激活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和人力资本,推动城乡要素有序流动,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二是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以农业园区为平台,产业为纽带,扶持龙头,引入“大数据”搭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物流配送和市场合作平台,推进信息数据聚汇用,加强科技和人才建设,发展农村农村电子商务,建立〇2〇,融入大数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017年湄潭茶叶电商交易额占全年销售额30%。湄潭县现有省级农业园区6个,入驻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1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31家,市级30家,县级5家,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78家。通过抓龙头企业,促进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农民增收。三是紧扣大扶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通过项目折股量化贫困村股份经济组织贫困户、贫困人口,让他们从贫困农民变股民,让财政资金变成贫困农民的股金,村集体统一经营,贫困户分红,成功探索出了一条贫困户稳定增收之路,提高了脱贫质量。

铜仁市德江县深入推进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所有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基础上通过摸索总结出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三四五”模式(即“落实利率优惠、额度优惠、费用优惠”三项优惠,确保改革得实惠;
“谋划农产业企业流转取得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途径、易地扶贫搬迁腾空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途径、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途径、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四种贷款路径,确保内容多元化;
“建立确权颁证机构和确权颁证长效机制、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机制、建立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司法保障机制”等五项措施,确保改革有成效)。该县作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之一,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该县不断完善制度保障,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创新实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信贷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农业农村融资渠道,融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18年8月末,德江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达20562万元。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万元,重点支持了烤烟、天麻、中药材、生态茶等产业项目发展,带动了2935户贫困户增加了收入。

黔西南州兴仁市紧紧围绕本地特色农业薏仁米的发展,让农业产业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大引擎和助推器。全市结合以薏仁米为核心,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联动产业经济体,做大做强全市薏仁米产业,全力打造亚洲薏仁产业中心。一是健全链条,明确薏仁产业主导地位。通过科学布局、合理引导,深度挖掘三次产业之间的融合共生关系,推动农业、生态工业、休闲旅游业及延伸的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出口导向,打造薏仁产业国际品牌。大力实施兴仁薏仁米公共品牌“1+5”战略,打造薏仁知名品牌,大力推进特色产品加工,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品牌发展之路。三是强化保障,推动薏仁产业稳定发展。牢牢把握薏仁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坚持发展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路径不动摇,制定一系列持续稳定的扶持政策和长效机制,为全链条打造亚州薏仁产业中心提供保障。

三、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建设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和困难

(一)在产业项目发展方面。一是产业项目发展基础存在短板,农业产业粗放的发展方式仍普遍存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改善总体滞后于产业发展。二是全产业链发展程度不高。虽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我省农业产业得到加快发展,但项目建设规模不大、标准不高还一定程度存在,特别是深加工缺乏,辐射力不强制约了产业发展,致使全省产业投资项目偏少,占比较低。三是产业聚集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完整,配套设施跟不上,特别是花椒、猕猴桃、食用菌等高效产业发展需要的冷藏车、保鲜库、烤棚、冷链物流仓库等公共资源投入相对不足,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农产品生产方式单一,采收后续保障有待完善,无相关的保障项目设施建设,致使还未转到依靠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上来。

(二)在项目资金投入方面。一是农业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基础设施及产业投资非常大,资金需求量大,但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有限,资金欠缺,发展后劲不足。如部分县区承诺的中央投资农村沼气项目和省投资循环农业示范工程配套资金迟迟未到位,造成项目建设滞后。二是农业产业项目多而规模小,单体项目总投资达5000万元以上的就更少,示范带动力不强。三是部分项目资金拔付滞后,影响我省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进度。四是部分项目资金报账程序繁琐,致使项目资金不能有效按时地投入到项目建设,落地见效慢。

(三)在项目融资方面。一是由于货币总供给的收紧,全省各银行金融机构对新申报项目持审慎态度,对新申报项目的受理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已批复项目进行大规模资金投入难度大。二是由于当前银监对各银行金融机构加强了监管,致使对新增信贷项目申报上力量减弱,进而影响了新申报项目的资金业务受理,致使一些重大项目资金短缺,影响开工建设。三是融资渠道不宽,创新不够,融资方式单一,主体功能不强。

(四)在项目税收方面。一是缺乏专项乡村振兴战略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更谈不上具体的某方面项目税收优惠政策。据悉,目前国家尚未制定专项乡村振兴战略投资的优惠政策,已有的相关优惠政策分散在不同时期、不同税种的法条和规范性文件中,大部分属于普惠性政策,且出台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之前,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二是部分政策帮扶作用不大。广大农村地区相关产业受惠面较窄。现阶段与产业、项目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多集中于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行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农村地区,对此类政策受益较少。

(五)在其它要素保障方面。一是规划成果难以掌控。乡村振兴规划是新时代的新规划,目前尚无经验可借鉴,更无评价标准体系,只能按照设计任务书进行评判。从专业技术角度而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是宏观上的、概念性的,还需如农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乡村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一系列的专项规划作补充完善,才能真正让乡村振兴的具体项目、措施内容等落地开花结果。加之由于历史的原因,各项规划未能实现“多规融合”,导致很多乡村振兴投资项目无法落地建设。二是土地利用空间规划指标不足,城乡建设用地指标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用地需求。三是受国家政策调控和体制机制制约等因素影响,一些项目在前期手续审批办理方面,办理程序较为繁锁,时限较长,致使影响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推动速度。

四、对实施好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投资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补齐短板,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建设新局面。一是要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继续聚焦我省基础薄弱的交通、水利、能源、环保、信息等方面的“堵点”“痛点”,以脱贫攻坚为载体,继续大力实施通村组公路建设和通村公路整治、加快实施县乡公路改建、建制村通畅、通村公路完善、安全生命防护、桥涵配套及危桥改造等工程。继续把农村公路建、养、管经费全部纳入省、市、县政府财政预算,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补齐设施短板,提高工程标准,大力发展集中供水,稳步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覆盖率。启动实施“信息乡村”、“数字乡村”战略,全面建设“宽带乡村”示范工程和4G网络覆盖工程,加快实现所有行政村光纤全覆盖,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落实村村通动力电规划。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抓好特色小城镇项目建设。二是着力补齐我省农业产业项目发展短板。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高标准打造农业园区项目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壮大实体经济经营主体,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现代农业集聚化、融合化、特色化、智能化,提高绿色生态发展水平。三是着力补齐我省农村公共服务短板。继续加大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积极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着力补齐我省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不完善短板。继续强化乡村项目建设规划引导作用,在全省总体编制规划的前提下,以县为单位,开展以行政村为单元的村庄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建设管理,针对不同类型,分类梯次推进实施。并根据实际需求,增加项目土地利用空间规划指标,确保城乡建设项目用地指标需求。建议国家在今后能够统筹指导“多规融合”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着力解决当前“多规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二)多措并举,着力解决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投融资问题。一是要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建议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公共财政支出优先向“三农”领域倾斜,多层次多维度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确保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只增不减,与乡村振兴目标相适应。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创新投融资机制,财政金融联动,用足、用好、用活脱贫攻坚投资基金和政策性融资担保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投入资金,加快乡村振兴相关项目进度,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严禁借乡村振兴之名违法违规变相举债。充分发挥省市县信贷担保公司龙头作用,通过财政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措施,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二是要加大项目政策及资金倾斜力度。我省处于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我造血能力差,人才资源匮乏,基础设施欠账多,服务功能不完善,目前正处于大发展、大建设的关键时期,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大对我省在产业政策、人才引进、资金配套、融资限额指标等政策方面的倾斜力度。三是要建立多元化项目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投入力度,壮大农村信用社支农实力。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服务,健全风险补偿机制,探索创新农村金融保险机制。结合我省乡村振兴实际,创新开展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信贷产品,同时积极争取PSL(补充抵押贷款)等资金专项用于乡村振兴战略,为现代农业经营企业(项目)提供低成本、长期的信贷资金供给。在此基础上,盘活项目存量资金,增强流动性资金的支持,积极对接银行争取信贷规模,对已批未放款的项目进行投放,加快对已放款未使用的项目资金使用,充分发挥其资金效益,形成投资拉动,避免信贷资金闲置。建立项目储备库,围绕PPP、自营补贴,创新类项目,结合棚户区改造、乡村振兴和银行的信贷政策,做好项目前期准备申报工作,为项目融资提供有力保障。

(三)精准施策,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相关优惠政策。一是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放管服”改革有关部署,逐步将符合条件的涉农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基层,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激发基层潜在的创新动力。二是认真梳理相关税收政策,了解相关企业的涉税政策需求和工作难点,争取国家层面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项目投资的税收优惠措施。三是精准施策,申请制定专门扶持政策。建议降低农村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对在农村地区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企业,比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关政策,将亏损弥补年限延长至10年以上;
对农村地区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招商引资企业,予以适当的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减免,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四)健全机构,切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建设各项工作高效落实。为持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向纵深方向发展,建议下步要进一步加强党委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战略议事协调机构,全面帮助落实解决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办机构人员编制,充实人员力量,保证工作正常运转,更好加强省市县三级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有关事项,特别是重大项目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更好地发挥各部门作用,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篇三】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情况调研报告

贵州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投资情况调研报告

贵州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投资情况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其提升到党和国家战略高度,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为深入了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全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务、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领域投资项目建设现状和成效,总结好的经验,分析存在困难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的对策建议。贵州省统计局投资处近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题调研,并深入遵义市湄潭县就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投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建设现状和成效

调研表明,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立足于“三农”发展实际,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整体呈现出“稳增长势头正劲、促改革成效显现、调结构步伐加快、惠民生扎实有力”的良好态势。在项目建设方面,全省打好农村公路“组组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和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的“四场硬仗”,农业农村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有效投资不断扩大;
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医疗资源、文化惠民工程、乡村旅游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农村产业投资不断壮大发展,一、二、三产发展持续深度融合,投资效应得以进一步凸显。总的来看,全省农村投资呈现出强长补短、结构优化、动能增强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升级

1.农村公路方面。2017年8月,贵州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计划实施万公里通组公路硬化建设,确保到2019年完成全省39110个村民组通组公路硬化建设,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目标。截至今年9月17日,贵州全省累计开工建设农村通组公路万公里,累计完成路基万公里,累计完成路面万公里,累计完成投资亿元(数据来源于省交通部门,以下相关数据同),其中2018年开工建设万公里,完成路基万公里,完成路面万公里,完成投资亿元。全省村民组通畅率从2017年8月的%提高至%,沿线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150万人。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到今年年底,贵州省将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最晚在明年上半年前,全面完成全省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任务万公里,夺取三年大决战的全面胜利。

2.水利基础设施方面。全省加速推进骨干水源工程和民生水利建设。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完成水利投资亿元(数据来源于省水利部门,以下相关数据同),新开工建设骨干水源工程45座。夹岩、马岭、黄家湾3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完成投资亿元;
其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小康水行动计划完成投资30亿元,发展耕地灌溉面积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万亩,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受益人口万人,其中万人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2144平方公里,新开工中小河流治理项目50个,新增农村水电装机万千瓦。随着项目的顺利推进、建成投产,将全面提升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极大促进各乡镇水源供应,切实提高农村饮水安全。

3.电力基础设施方面。为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进度,力争2018年底基本解决我省农村地区供电能力不足、电压不达标、网架薄弱等问题,巩固农村通动力电工作,加快开展贫困地区电网项目建设,发挥好电力在全省脱贫攻坚中的支撑性作用,2018年贵州电网公司将投资超过80亿元重点对全省深度贫困地区电网进行改造升级,力争农村电网规划建设项目启动建设达80%,确保乡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千安,实现农村从“用上电”向“用好电”发展。贵阳市2018年以打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智能电表低压集抄、供电所建设”三大工程攻坚战为抓手,加大电网投资建设力度。农网改造升级投资亿元,实施304个农村电网项目,建成花溪金石等4个供电所建设,完成乌当“小康电”示范县和青岩中国特色小镇电网建设。六盘水市先后出台了《六盘水市农村电网提质改造工程(2017—2019年)三年会战工作方案》和《六盘水市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电网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市供电局制定了《六盘水市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及电力扶贫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农村电网改造为重点,加快实施农村电网建设和光明工程行动计划。2018年 1-9月份全市新建改造低压线路846公里,新增配电变压器231台,新增配变容量万千伏安,满足农村通动力用电需求。

4.通信基础设施方面。随着大数据建设的快速推进,全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相继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满格贵州”、“小康讯”等建设,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信息传输通道、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推动通信网络向农村地区深度覆盖,提升贫困村移动通信网络承载能力和接入能力。2017年底,全省通信光缆达到90万公里,行政村实现100%通4G网络、98%通光纤。今年以来,围绕大数据发展需求,完成城乡光纤到户改造,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4G和光纤,通信网络能力不断增强,信息化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5.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目前,全省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深入实施农村“污水治理革命”,坚持适用和量力而行原则启动实施污水治理工程,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按照“渗、滞、蓄、净、用、排”海绵村庄生态建设理念,探索市场运作模式,成片连村实施水生态系统和水环境治理。深入实施农村“垃圾治理革命”,逐步完善农村环卫要素配置,建立农村垃圾“收、运、处”运行机制,提升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能力。按照“一户一桶、一寨一斗、一村一站、一镇一中心垃圾临时堆放场”的最低配置原则,完善环卫设施,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清运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确保农村垃圾有地放、有人收、有处置,同步全面实施农村“厨房革命”、“厕所革命”。建设“宜居乡村”,不仅要道路、绿化、亮化等“面子”漂亮,还要农民自家“里子”干净。全省全力开展农村改厨改厕工作,加快农户厨房、厕所提级改造,用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群众提升环境意识,推动乡村生态发展,补齐农村人居生活环境短板。黔东南州今年以来共争取中央预算内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1480万元和省预算内投资91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建设。目前,全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建成项目354个,在建项目150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项目65个,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二)围绕民生抓投入,教育、医疗不断完善

1.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全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深入实施“全面改薄”(即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和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全面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贵阳市一是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统一城乡学校建设标准,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抓手,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均衡发展,2017年投入资金亿元,新建改扩建65所,新增学位2925个,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达到了国家义务教育办学“二十条底线”要求,促进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一体化发展。二是利用闲置校舍改建村级幼儿园。贵阳市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精准扶贫的要求,各区(市、县)均制定了闲置校舍利用方案,利用撤点并校后的闲置校舍改建为村级幼儿园,满足农村适龄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实现了闲置资源的合理利用。2017年全市投入2631万元,完成村级幼儿园建设30所。2018年拟投入9274万元,完成49所村级幼儿园的改造。六盘水市为进一步补齐教育短板,制定了2018—2020年三年攻坚计划,计划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49所(新建62所,改扩建287所),规划总投资68亿元,其中:规划建筑校舍面积222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70万平方米,土建项目规划总投资58亿元;
设施设备采购10亿元。

2.加快推进乡村医疗建设。为加快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全省上下不断改进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实现了深度贫困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覆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卫生室建设全覆盖、农村中小学校医务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医疗事业得到稳步提升。六盘水市按照“三优三化”要求,全市累计建成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16所、甲级中心乡镇卫生院24所;
建成乡镇卫生院中医馆17个;
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2个;
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配置3个。全市启动162个深度贫困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同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卫生室范化建设全覆盖,全面提升乡村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进。铜仁市农村教育、生态环保、医疗资源、文化惠民工程、乡村旅游等项目持续增长,1-9月全市卫生行业同比增长%。

(三)突出创新投资抓产业融合,乡村经济不断繁荣

全省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繁荣发展为目标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以各试点区(县)省级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载体,重点支持带动或辐射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同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多功能性,着力发展休闲农业、农业文化产业。以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休闲农业等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入推进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六盘水市大力调整农业种养结构,着力发展以猕猴桃、刺梨、茶叶为主导的“3155工程”,以特色禽、黑山羊、生猪为主的现代畜牧产业,()农业产业朝着规模化、特色化、优质化、品牌化、标准化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随着脱贫攻坚形势发展,该市紧跟趋势调整农业产业投入重点,在继续巩固拓展“3155工程”等“长线”产业的同时,不断加大“茶菜菌禽药”五大扶贫“短线”产业投入,聚力攻坚,形成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贵阳市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及绿色发展,坚持走园区可持续发展及全产业发展之路。一是按照“1+3+5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定位,以“1433” 发展原则(即1条主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4个统筹:即统筹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美丽乡村、特色景区和示范小城镇建设,实施3个发力:即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推动3个融合:即推动一二三产互动融合)调整园区规划,逐步提高都市休闲农业园区占比。以精品景区为依托,着力发展乡村旅游,有效促进了“三产带二产、三产促一产”产业融合发展格局,着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确保持续增收、稳定增收。二是建设集产地批发、产品研发、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为一体的修文猕猴桃科技园和息烽肉鸡、吊瓜、清镇乳业、乌当区花卉等科技园区,精深加工集群凸显。三是实现“互联网+”销售模式,电商物流热潮兴起,2017年谷堡园区通过淘宝、京东、美团、微商等电商平台开展销售,年度累计交易5544次,年度累计成交额3210万元。息烽县农村电商网络销售突破万元,增长率达%。四是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严格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坚持走修文猕猴桃、息烽肉鸡、开阳富硒农产品等绿色产业发展之路,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低碳循环的长效机制。建立大数据物联网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通过智慧物联网可追溯系统,做到种植过程、投入品来源、运输仓储和市场销售全过程、全信息采集,实现了安全可预警、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同质化生产率达90%。安顺市大力示范推广“塘约经验”、“秀水模式”、“大坝道路”,积极稳妥推进“三权”促“三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沉睡资源,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形成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有效提升农民收入。

(四)强化财政支持促投入,财政保障不断增强

贵州积极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2018年年初下发了《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拓宽投融资渠道,优化投融资模式,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完善管护机制,全面提高我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铜仁市积极向上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项目建设资金亿元,用于发展各类产业发展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农业产业发展资金83亿元;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资金亿元;
农业园区建设资金20亿元;
农产品监管体系发展资金亿元。同时积极鼓励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投入,不断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今年1-9月,全市涉农贷款余额亿元。贵阳市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只增不减。2018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亿元,同比增长12%。同时大幅度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较去年同比增长20%。六盘水市积极推进400亿凉都“三变”产业扶贫基金落地实施,与工行、建行、交行、中国银行等合作推进落地项目16个,放款亿元,助推脱贫攻坚。市级财政预算安排了乡村振兴计划资金6854万元,重点用于村级组织运行市级配套经费、同步小康驻村补助经费、2017年村干部补贴市级配套资金、同步小康驻村补助经费、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市级配套资金等方面。

(五)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对全省投资拉动效应明显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全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体抓手,在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效应的推动下,扩大了有效投资,项目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投资实现了稳步提升,1-9月全省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高于全省投资增速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改善引导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从投资结构看,全省“三二一”的产业投资格局不断巩固,全省投资结构持续改善引导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优化,前三季度,全省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三块短板”投资较快增长补短板持续增强,一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快,前三季度,全省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增速较全省投资增速高个百分点;
二是社会民生事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省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0%和%,增速分别高于全省投资增速 个和个百分点。三是脱贫攻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前三季度,全省移民搬迁项目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倍,增速明显高于全省投资增速。

二、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及政策效应

(一)各地积极出台政策措施强力推进乡村振兴

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战略的意见》出台后,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的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新时代贵州乡村全面振兴。2018年2月9日,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在贵阳召开,大会发出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开创新时代贵州‘三农’工作新局面”的强音。3月17日,贵州省下发《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18〕1号),提出了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阶段目标,重点部署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六大任务,即: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大力发展优秀乡村文化,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
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创新乡村治理体系。随后,全省各地也纷纷结合当地工作实际,出台了各自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措施。贵阳市出台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编制了《贵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紧扣产业革命“八要素”、“五步工作法”和“八个关键细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六盘水市出台《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制定了《六盘水市建设乡村家园助力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结合整体改善人居环境“10+N”行动计划,2017-2019年有序实施全市872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改善;
铜仁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2018年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为全面推进全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撑保障;
黔西南州兴仁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薏仁米产业发展的意见》《兴仁市创建国家级出口薏仁米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实施一二三产融合项目,形成产业链,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逐步扩大产业规模;
黔南州编制了《黔南州农村人居环境风貌管控图册》(暂名),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怎么建”的问题,与当前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主要着力“建什么”形成互补。

(二)各地乡村振兴政策实施效果亮点纷呈

遵义市湄潭县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助推脱贫攻坚不竭的动力,推广农村“三变”改革试验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农村改革促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紧紧抓住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机遇,围绕人、地、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经营主体等发展要素,大力推进农村集体的土地、房屋、森林、水利等产权制度改革,把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发展股份合作,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激活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和人力资本,推动城乡要素有序流动,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二是农业园区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以农业园区为平台,产业为纽带,扶持龙头,引入“大数据”搭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物流配送和市场合作平台,推进信息数据聚汇用,加强科技和人才建设,发展农村农村电子商务,建立〇2〇,融入大数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2017年湄潭茶叶电商交易额占全年销售额30%。湄潭县现有省级农业园区6个,入驻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1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31家,市级30家,县级5家,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78家。通过抓龙头企业,促进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农民增收。三是紧扣大扶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通过项目折股量化贫困村股份经济组织贫困户、贫困人口,让他们从贫困农民变股民,让财政资金变成贫困农民的股金,村集体统一经营,贫困户分红,成功探索出了一条贫困户稳定增收之路,提高了脱贫质量。

铜仁市德江县深入推进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所有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的基础上通过摸索总结出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三四五”模式(即“落实利率优惠、额度优惠、费用优惠”三项优惠,确保改革得实惠;
“谋划农产业企业流转取得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途径、易地扶贫搬迁腾空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途径、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途径、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四种贷款路径,确保内容多元化;
“建立确权颁证机构和确权颁证长效机制、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机制、建立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司法保障机制”等五项措施,确保改革有成效)。该县作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之一,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该县不断完善制度保障,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创新实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信贷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农业农村融资渠道,融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18年8月末,德江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余额达20562万元。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万元,重点支持了烤烟、天麻、中药材、生态茶等产业项目发展,带动了2935户贫困户增加了收入。

黔西南州兴仁市紧紧围绕本地特色农业薏仁米的发展,让农业产业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大引擎和助推器。全市结合以薏仁米为核心,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联动产业经济体,做大做强全市薏仁米产业,全力打造亚洲薏仁产业中心。一是健全链条,明确薏仁产业主导地位。通过科学布局、合理引导,深度挖掘三次产业之间的融合共生关系,推动农业、生态工业、休闲旅游业及延伸的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出口导向,打造薏仁产业国际品牌。大力实施兴仁薏仁米公共品牌“1+5”战略,打造薏仁知名品牌,大力推进特色产品加工,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品牌发展之路。三是强化保障,推动薏仁产业稳定发展。牢牢把握薏仁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坚持发展现代山地高效特色农业的路径不动摇,制定一系列持续稳定的扶持政策和长效机制,为全链条打造亚州薏仁产业中心提供保障。

三、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建设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和困难

(一)在产业项目发展方面。一是产业项目发展基础存在短板,农业产业粗放的发展方式仍普遍存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改善总体滞后于产业发展。二是全产业链发展程度不高。虽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我省农业产业得到加快发展,但项目建设规模不大、标准不高还一定程度存在,特别是深加工缺乏,辐射力不强制约了产业发展,致使全省产业投资项目偏少,占比较低。三是产业聚集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完整,配套设施跟不上,特别是花椒、猕猴桃、食用菌等高效产业发展需要的冷藏车、保鲜库、烤棚、冷链物流仓库等公共资源投入相对不足,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农产品生产方式单一,采收后续保障有待完善,无相关的保障项目设施建设,致使还未转到依靠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上来。

(二)在项目资金投入方面。一是农业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基础设施及产业投资非常大,资金需求量大,但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有限,资金欠缺,发展后劲不足。如部分县区承诺的中央投资农村沼气项目和省投资循环农业示范工程配套资金迟迟未到位,造成项目建设滞后。二是农业产业项目多而规模小,单体项目总投资达5000万元以上的就更少,示范带动力不强。三是部分项目资金拔付滞后,影响我省乡村振兴规划编制进度。四是部分项目资金报账程序繁琐,致使项目资金不能有效按时地投入到项目建设,落地见效慢。

(三)在项目融资方面。一是由于货币总供给的收紧,全省各银行金融机构对新申报项目持审慎态度,对新申报项目的受理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已批复项目进行大规模资金投入难度大。二是由于当前银监对各银行金融机构加强了监管,致使对新增信贷项目申报上力量减弱,进而影响了新申报项目的资金业务受理,致使一些重大项目资金短缺,影响开工建设。三是融资渠道不宽,创新不够,融资方式单一,主体功能不强。

(四)在项目税收方面。一是缺乏专项乡村振兴战略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更谈不上具体的某方面项目税收优惠政策。据悉,目前国家尚未制定专项乡村振兴战略投资的优惠政策,已有的相关优惠政策分散在不同时期、不同税种的法条和规范性文件中,大部分属于普惠性政策,且出台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之前,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二是部分政策帮扶作用不大。广大农村地区相关产业受惠面较窄。现阶段与产业、项目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多集中于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行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农村地区,对此类政策受益较少。

(五)在其它要素保障方面。一是规划成果难以掌控。乡村振兴规划是新时代的新规划,目前尚无经验可借鉴,更无评价标准体系,只能按照设计任务书进行评判。从专业技术角度而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是宏观上的、概念性的,还需如农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乡村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一系列的专项规划作补充完善,才能真正让乡村振兴的具体项目、措施内容等落地开花结果。加之由于历史的原因,各项规划未能实现“多规融合”,导致很多乡村振兴投资项目无法落地建设。二是土地利用空间规划指标不足,城乡建设用地指标难以满足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用地需求。三是受国家政策调控和体制机制制约等因素影响,一些项目在前期手续审批办理方面,办理程序较为繁锁,时限较长,致使影响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推动速度。

四、对实施好全省乡村振兴战略投资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补齐短板,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建设新局面。一是要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继续聚焦我省基础薄弱的交通、水利、能源、环保、信息等方面的“堵点”“痛点”,以脱贫攻坚为载体,继续大力实施通村组公路建设和通村公路整治、加快实施县乡公路改建、建制村通畅、通村公路完善、安全生命防护、桥涵配套及危桥改造等工程。继续把农村公路建、养、管经费全部纳入省、市、县政府财政预算,建立逐年增长机制。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补齐设施短板,提高工程标准,大力发展集中供水,稳步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覆盖率。启动实施“信息乡村”、“数字乡村”战略,全面建设“宽带乡村”示范工程和4G网络覆盖工程,加快实现所有行政村光纤全覆盖,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落实村村通动力电规划。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抓好特色小城镇项目建设。二是着力补齐我省农业产业项目发展短板。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高标准打造农业园区项目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壮大实体经济经营主体,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现代农业集聚化、融合化、特色化、智能化,提高绿色生态发展水平。三是着力补齐我省农村公共服务短板。继续加大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投入力度,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积极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着力补齐我省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不完善短板。继续强化乡村项目建设规划引导作用,在全省总体编制规划的前提下,以县为单位,开展以行政村为单元的村庄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建设管理,针对不同类型,分类梯次推进实施。并根据实际需求,增加项目土地利用空间规划指标,确保城乡建设项目用地指标需求。建议国家在今后能够统筹指导“多规融合”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着力解决当前“多规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二)多措并举,着力解决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投融资问题。一是要建立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建议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公共财政支出优先向“三农”领域倾斜,多层次多维度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确保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只增不减,与乡村振兴目标相适应。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创新投融资机制,财政金融联动,用足、用好、用活脱贫攻坚投资基金和政策性融资担保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投入资金,加快乡村振兴相关项目进度,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严禁借乡村振兴之名违法违规变相举债。充分发挥省市县信贷担保公司龙头作用,通过财政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措施,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二是要加大项目政策及资金倾斜力度。我省处于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我造血能力差,人才资源匮乏,基础设施欠账多,服务功能不完善,目前正处于大发展、大建设的关键时期,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大对我省在产业政策、人才引进、资金配套、融资限额指标等政策方面的倾斜力度。三是要建立多元化项目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投入力度,壮大农村信用社支农实力。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服务,健全风险补偿机制,探索创新农村金融保险机制。结合我省乡村振兴实际,创新开展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信贷产品,同时积极争取PSL(补充抵押贷款)等资金专项用于乡村振兴战略,为现代农业经营企业(项目)提供低成本、长期的信贷资金供给。在此基础上,盘活项目存量资金,增强流动性资金的支持,积极对接银行争取信贷规模,对已批未放款的项目进行投放,加快对已放款未使用的项目资金使用,充分发挥其资金效益,形成投资拉动,避免信贷资金闲置。建立项目储备库,围绕PPP、自营补贴,创新类项目,结合棚户区改造、乡村振兴和银行的信贷政策,做好项目前期准备申报工作,为项目融资提供有力保障。

(三)精准施策,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相关优惠政策。一是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放管服”改革有关部署,逐步将符合条件的涉农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基层,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激发基层潜在的创新动力。二是认真梳理相关税收政策,了解相关企业的涉税政策需求和工作难点,争取国家层面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项目投资的税收优惠措施。三是精准施策,申请制定专门扶持政策。建议降低农村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对在农村地区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的企业,比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关政策,将亏损弥补年限延长至10年以上;
对农村地区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招商引资企业,予以适当的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减免,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四)健全机构,切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建设各项工作高效落实。为持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向纵深方向发展,建议下步要进一步加强党委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战略议事协调机构,全面帮助落实解决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办机构人员编制,充实人员力量,保证工作正常运转,更好加强省市县三级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投资项目有关事项,特别是重大项目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更好地发挥各部门作用,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全面落实各项任务,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篇四】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情况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年。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需要深入调研、统筹谋划。农业农村部开展了百乡万户调查活动,组织干部开展驻村调研,全面摸清我国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近期,我到费孝通先生80年前调查过并写出《江村经济》一书的村——江村(苏州市吴江区开弦弓村)开展调研,对推进乡村振兴作了一些思考。

一、中国乡村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

乡村的巨变,既源于党领导农民坚持不懈的奋斗,也源于外部环境变化的推动,是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前,中国之乡村,从内地到沿海,从城郊到农区,从山区到平原,都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生产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农村社会从封闭向开放转变,城乡关系从割裂向融合转化,每年有超过1000万农村居民市民化、1000万农村人口脱贫,农村即将消除贫困、全面小康。可以说,中国乡村正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江村也在微观层面,演绎着这个时代变局。乡村的巨变,既源于党领导农民坚持不懈的奋斗,也源于外部环境变化的推动,是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一,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化国际化,让农业从计划封闭变成了自由开放。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农村改革废除了人民公社、统购统销等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放开了农产品市场,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时间和劳动的自由支配权,想种啥就种啥、想吃啥就吃啥,这在车马归队、劳力归田的大集体时期是不可想象的。农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流通范围大大拓宽。江村的太湖螃蟹、太湖三白销往全国各地,浙江白茶、山东苹果、赣南脐橙等则摆上了江村百姓的餐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业更是与全球农业融为一体。2017年农产品进出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不断加深的市场化国际化,既给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动力源泉,也带来了严峻挑战。

第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使农民从土里刨食、温饱不足变成了进城务工、走向小康。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洗脚上田、进城务工。2017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8.2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也达到了42.35%,2.8亿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割麦插秧累断腰”已成为历史,种田比以往更加省工省事省时。江村的村民跟我说,现在腰包更鼓了,日子更好了,笑容更多了,寿命更长了。近年来,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不少城里人选择到农村当农民、搞农业,这表明农业农村正在逐渐成为稀缺资源。农民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带来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相互碰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促进,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相互作用,这不可避免地对农民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产生深刻影响。

第三,加快发展的信息化智能化,将农村从信息孤岛变成了与世界互联互通。信息化特别是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打破了农村与外界联系的壁垒,打开了农民放眼看世界的通道,这对农业农村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革命性的。过去通讯不发达,农民对外界知之甚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广播的普及使农民听到了外面的声音;
改革开放以后,收音机、电视机逐步走进农民家庭;
新世纪以来,手机、电脑、网络向农村覆盖。据统计,我国农村网民已超过2亿。现在,江村村民用手机上网,随时随地微信交流、视频对话。电子商务也在农村遍地开花,足不出户就把村里生产的农产品卖到世界各地。信息化正在深刻改变着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中国乡村面临着千年巨变的关键时刻,我们党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组建农业农村部牵头统筹。乡村振兴既是乡村发展到今天的历史契机和必然要求,也是今后继续推动乡村变迁的内在动力和基本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深入研究乡村,把握发展机遇,激发发展活力,引导加快变迁,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我们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光荣的历史使命,必须深入了解这个变局、时刻关注这个变局、全面把握这个变局,以至引领和推动这个变局,使之遵循乡村自身演进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方向。

二、江村变迁是我国乡村发展的缩影

今天的江村,与《江村经济》所描绘的情景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比江村80年来的变迁,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统一于乡村发展历史进程中

江村本名开弦弓村,紧邻太湖,一条自西向东流淌的小清河穿村而过,形状像一张拉开弦的弓,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鱼米之乡。1936年,费老到该村开展了两个月的乡村调查,写出了著名的《江村经济》,记录下了80多年前中国乡村的历史图景,后来人们都以江村称呼开弦弓村。费老的调查方法是典型性全景性的,对一个村庄进行解剖麻雀式的调研,涉及消费、生产、分配、贸易、土地、生活、婚姻、习俗等方方面面,以此一窥当时中国乡村的村落布局、经济发展、社会关系等全貌。调查采取的分析方法则是社会性历史性的,从村民之间的经济关系入手,分析经济制度、土地制度乃至婚姻制度等经济社会关系,契合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费老那时仅是一个27岁的青年,就脚踏实地开展实证调查,其精神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在江村,我参观了江村历史文化陈列馆和费孝通纪念馆,召开了座谈会,走街串巷访谈农户。今天的江村,与《江村经济》所描绘的情景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生活小康,家家住上楼房、通上自来水、装上抽水马桶、使上热水器、用上液化气,宽带、数字电视全覆盖,村道全部水泥硬化,90%的家庭购买了小汽车,村里充满生机活力,全然不是费老笔下木讷的村民形象。可以说,江村村民虽然还住在农村,保留着一些传统,但过的是城里人的生活。对比江村80年来的变迁,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统一于乡村发展历史进程中。

第一,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但家庭经营传统仍然在延续。80年前,江村80%农户养蚕,主要是男耕女织,男的种植稻桑,女的养蚕缫丝。在蚕丝专家费达生等的帮助下,村里成立生丝合作社,办起了生丝厂。新中国成立后,村办生丝厂合并归属人民公社,成为社办企业。改革开放后,丝织厂等村办企业兴起,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经营不善破产。进入新世纪,村里个体、私营工商业蓬勃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丝织、针织为主体的家庭工业,全村7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32432元,村集体收入265万元。江村男耕女织、农工相辅的传统农耕生产格局已经被打破,基本实现了由农业村向工商业村的跨越,但传统仍在继承和延续。从过去的养蚕缫丝到现在的针织衫、窗帘布等纺织品生产,产业优化升级,链条纵向延伸,但江村以纺织业为主业的传统没有变。村民蒋伟芳一家三代从事纺织行业,爷爷奶奶民国时期在费达生创办的生丝厂做工,父亲母亲在公社办的丝织厂上班,蒋伟芳现在是村里最大私营纺织厂的生产厂长,他们一家是江村上百年纺织传统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从家家户户男耕女织到遍地开花的家庭作坊、“夫妻店”,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生产组织形式没有变。目前,村里有近60户从事针织衫生产的家庭作坊,有的代工,有的自产自销。村民姚玉坤利用自家农房办起了针织衫加工作坊,他自己负责生产管理,儿子和女儿女婿搞电商销售,去年10月到现在就卖了20万件。电商发展使家庭作坊有了更多生存空间。

第二,土地制度发生深刻变革,但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仍然是时代命题。清末和民国时期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江村的土地被分为田底、田面两层,约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被地主占有,90%的家庭只能去承租土地或者成为佃户。1951年,江村进行了土地改革。人民公社时期,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改革开放后,江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承包户通过村民小组将土地逐步流转给30多个农户发展水产养殖业。从私有私营到公有公营再到公有私营,江村的土地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但农民重土惜地的观念没有改变,无论是费老描述的“地是活的家产,钱是会用光的,可地是用不完的”,还是现在村民认为的“家里可以没门,手里不能没田”,都是这一观念的生动体现。也正因此,80年来,围绕处理好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实践和探索始终没有停止。我在江村历史文化陈列馆看到,清代同治、光绪时期的清田方单和民国时期的执业田单上,就已明确界定土地的四至,面积精确到分厘。土改结束后按户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上,面积精确到厘毫。今天开展的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也是利用现代测绘技术给农民确实权颁铁证,在此基础上推动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与清末和民国时期田底(所有权)、田面(经营权)两权分离相比,现在的“三权”分置不仅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提高了效率,更防止了土地兼并,保障了公平。村民陈月生说,自己常年在外做木匠,家里5亩承包地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全流转出去了。座谈会上,大家表示拥护中央的30年延包政策,希望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这样农户能获得稳定收益,养殖户也能安心搞生产。

第三,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较大调整,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仍然维持着传统的“差序格局”。1935年,江村有359户1458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起伏,村内人口经历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转变。目前,江村有420户1680人(不包括后来合并的村),较80年前分别增长了17%和15.2%;
60岁以上人口占比32.4%,增长了近26个百分点。80年前,村里只有10家外来户,主要从事理发、银匠等特殊职业;
现在,来江村的外地人主要是打工就业,最高曾达1000多人。尽管人口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社会人际关系仍然像费老所描述的那样,维持着以亲缘、血缘和地缘为中心的差序格局,每一户都可通过亲属、血缘关系的扩展,在村内延伸出一个庞大的社会关系网络。我在村民周小芳家看到一张五世同堂的照片,她的外婆、母亲、女儿和外孙女生活在本村的不同家庭,这种以亲缘和血缘关系为脉络联结起来的关系网络,在江村很普遍。江村至今仍保留着妇女开茶会的习俗,关系较好的邻里之间轮流举办茶会,吃茶话事、交流见闻,建立起一个个相对稳定的社交圈子。外来人则始终游离于外,现在的打工者与当年的手艺人一样,仍不能落户江村,与本地人的关系仍然泾渭分明。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外来户不能获得耕地和宅基地。

第四,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传统家庭观念仍然根深蒂固。80年前,费老描述下的江村,人畜混住,人们每天为温饱奔波操劳,生活没有保障,甚至有溺女婴或流产来控制人口的传统。今天的江村俨然已经是一个城镇小社区,村民白天去工厂上班,晚上回到村里生活居住,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可以说,江村的生活方式已经与城里人没有多大不同,但婚姻、财产等家庭观念与传统仍没有断代。两头挂花幡、招女婿等传统婚姻习俗延续至今。由于现在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类婚姻模式越来越普遍。全村现有139个家庭采取两头挂花幡的婚姻模式,招女婿190人。我走访的两户人家都是独女户,结婚后新婚夫妻在男女双方家里都有住房,来回走动。在家庭财产处置方面,家长仍是绝对的权威,子女只有结婚后与父母分家,才能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同样在自家的作坊里工作,村民姚玉坤给女儿女婿按月发工资,儿子因未婚而没有核算工资。也正因此,江村的家庭结构大体保持稳定,1935年江村户均4人,2016年户均3.98人,都是小规模家庭。

第五,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发生根本转变,但自治和德治仍是重要基础。早在1929年,江村实行地方自治,由当地有名望的乡绅担任村长。1935年,江村实行乡镇保甲长纵横连保连坐。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保甲制,建立行政村。人民公社时期,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后,由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实行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80年来,江村治理体制机制不断变化和调整,但自治和德治在稳定乡村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88岁的周梅生讲,邻里有矛盾纠纷,解放前靠宗族势力,现在是找村委会,只有大的经济民事纠纷,才走司法渠道。走访的几个村民小组,涉及承包地调整、集体收益分配等重大事项,村民都会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很少有纠纷和矛盾。江村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有资望的群体,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等各类议事监督机构,广泛参与到村庄治理中来。村民周新根曾任生产队会计和乡镇企业领导,在村里很有威信,退休后被村民选为小组长。在江村,尊老爱幼、勤劳致富等传统美德得到大力弘扬,传统礼治、德治秩序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为健全和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全面看待农村,科学把握乡村发展规律

乡村全面振兴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要充分尊重乡村发展演进规律,科学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推进乡村振兴健康有序开展

江村虽只是一个微观主体,但其80年的变迁基本反映了乡土中国的发展历程。从江村可以看到,中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很多传统仍然保持着稳定和延续,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平稳与跃升共进的状态。乡村全面振兴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要充分尊重乡村发展演进规律,科学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推进乡村振兴健康有序开展。

一要坚持循序渐进,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走在江村的里弄小巷,随处可见外观现代、装修精致的别墅楼房,一些传统砖木结构平房点缀其间,老人坐在门前晒太阳,他们住惯了老房子,不愿意搬到新房。传统与现代、变化与不变,共同阐释着江村80年来的变迁。这种变与不变的选择,已经渗透到江村的方方面面,最为典型的是村民对土地承包问题的处理。江村的土地以组为单位发包,二轮承包以来,应对农民市民化的新情况,各组采取了不同的办法,可谓一组一策。有的“生不增、死不减”,一直没有调整土地;
有的每5年调整一次,动账不动地;
还有的每年调整一次。从江村的土地、人口、婚姻、家庭等制度看,即便是处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与外界联系紧密的这样一个村落,村庄的发展变化也是渐进的、自然的,而不是断代的、割裂的。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尊重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既要着眼长远目标、不违背发展方向,又要立足当前实际、不违背发展规律。要克服求大求快、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处理好快与慢、量与质、点与面的关系,既把握方向,又把握节奏,防止出现颠覆性错误、系统性风险,打牢乡村发展的根基。

二要坚持城乡融合,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在江村,人们已经习惯了现代化生活方式。水电路气房讯网等基础设施齐全,将近一半的自然村生活污水通过地下管道集中到处理池,实现了无害化处理。生活理念也日益跟城镇接轨,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垃圾箱,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看电影、跳广场舞、打篮球、上网等成为村民的时尚。走在村里,城市文明对江村的影响和冲击无处不在。与此同时,新建起来的文化弄堂又保存着村里的历史档案、文化习俗,这是江村的“根”,维系着世代传承的脉络。村民姚富坤多次接待费老访问江村,现在是村里费孝通纪念馆的顾问,他热心于向外界介绍江村的传统民俗和乡土文化,被人们称为“农民教授”。在江村可以感受到,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各有千秋,城市便利的生活条件、时尚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产品是乡村所追崇的,而乡村宁静的自然环境、独有的生活习俗、丰厚的历史传承也是城里人所向往的。因此,才有农村人进城、城里人下乡的双向流动,城乡融合开始加快,城乡关系正在重塑,城市与乡村的鸿沟逐步打通。推进乡村振兴,要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既要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乡村拓展,也要尊重乡村文化、传承农耕文明,通过以城带乡、功能互补、有机衔接,实现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融合互联、协同发展,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共存共荣、互促互进。

三要坚持尊重农民,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江村座谈时,大家纷纷表示,村庄环境改善了,居住条件变好了,看病养老有保障了,挣钱渠道更多了,幸福指数更高了。78岁的姚大官家里四世同堂,每个月自己有几百元补贴,看病能报销一半,他感慨日子越过越好。谈到乡村振兴时,大家劲头十足,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村民周小芳多次接待过费老,准备借助费老的名人效应办民宿。养殖大户倪林坤经营着140多亩蟹塘,想联合村里的养殖大户成立合作社,共同闯市场。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凡是农民称道的、满意的、喜欢的,我们就要坚持下去;
凡是农民急需的、期盼的、憧憬的,我们就要努力去解决。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乡村是农民的家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振兴乡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不能代替农民、替农民决策,更不能排斥农民。

四要坚持统筹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从1936年费老初访到现在,江村的农房经历了平房、楼房、别墅等五代变迁。第一代房子保持了近40年,当时是因为贫穷;
改革开放到现在的40年,房子却换了四代。一方面说明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了;
另一方面也因为没有规划,造成了巨大浪费。农房建设无序,没有统一规划设计和标准,以至于拆了建、建了拆,这是我调研时基层干部和村民反映最多的问题。市里的同志讲,目前农房建设没有法律规范、没有部门管理、没有总体规划、没有房型设计、没有建设标准、没有质量验收,这是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记得我2000年去波兰考察,波兰是土地私有制,当地农民建房,可以自己决定内部结构、装修等,但建在哪儿、面积、外观等受到政府严格的规划管制。乡村振兴、乡村建设一定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想好了再干,防止折腾、防止浪费、防止走弯路,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必成美画。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历史、个性和特点,要充分尊重乡村的自然机理和历史文脉,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发展元素结合起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而不是缩小版城市,让山水林田路村成为乡愁永远的记忆。

五要坚持人才首要,确保乡村发展后继有人。江村巨变的根本,是有一批文化素质高、市场意识强、能吃苦敢拼搏的人才。村民周玉官上世纪80年代初高中毕业后回乡创办了江村第一个个体工商企业,曾得到费老的鼓励和指导,带动了一批江村人下海创业。这次到江村,我还惊喜地发现到处都有年轻人的身影。“70后”沈斌先后在镇农办、爃烂村工作过,去年来到江村任村支书,他一心想着推动江村大发展。“80后”周春燕大学毕业后回村担任妇女主任,每天活跃在村里的大街小巷,为村民搞好服务。“90后”姚凌超大学毕业后回村开网店,将村里生产的针织衫销往全国各地,成为新生代偶像。由于生活条件好、发展机会多,江村年轻人外流的不多。这些年轻人正在为这个传统村庄注入新的活力。这表明,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要始终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既搭好大舞台留住人才,又种好梧桐树引进人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目前,农村还有2亿多劳动力,要加大培训力度,充分挖掘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经理人等农村能人,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今天的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要搭建乡村创新创业平台,吸引农民工、大学生、科技人员及乡村走出去的工商业主、退休人员等回流,鼓励引导各类人才投身振兴乡村的伟大事业。

来源经济日报,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篇五】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情况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年。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需要深入调研、统筹谋划。农业农村部开展了百乡万户调查活动,组织干部开展驻村调研,全面摸清我国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近期,我到费孝通先生80年前调查过并写出《江村经济》一书的村——江村(苏州市吴江区开弦弓村)开展调研,对推进乡村振兴作了一些思考。

一、中国乡村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

乡村的巨变,既源于党领导农民坚持不懈的奋斗,也源于外部环境变化的推动,是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前,中国之乡村,从内地到沿海,从城郊到农区,从山区到平原,都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农业生产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农村社会从封闭向开放转变,城乡关系从割裂向融合转化,每年有超过1000万农村居民市民化、1000万农村人口脱贫,农村即将消除贫困、全面小康。可以说,中国乡村正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江村也在微观层面,演绎着这个时代变局。乡村的巨变,既源于党领导农民坚持不懈的奋斗,也源于外部环境变化的推动,是内因与外因、主观与客观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一,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化国际化,让农业从计划封闭变成了自由开放。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农村改革废除了人民公社、统购统销等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放开了农产品市场,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时间和劳动的自由支配权,想种啥就种啥、想吃啥就吃啥,这在车马归队、劳力归田的大集体时期是不可想象的。农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流通范围大大拓宽。江村的太湖螃蟹、太湖三白销往全国各地,浙江白茶、山东苹果、赣南脐橙等则摆上了江村百姓的餐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业更是与全球农业融为一体。2017年农产品进出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不断加深的市场化国际化,既给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动力源泉,也带来了严峻挑战。

第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使农民从土里刨食、温饱不足变成了进城务工、走向小康。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洗脚上田、进城务工。2017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8.2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也达到了42.35%,2.8亿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割麦插秧累断腰”已成为历史,种田比以往更加省工省事省时。江村的村民跟我说,现在腰包更鼓了,日子更好了,笑容更多了,寿命更长了。近年来,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不少城里人选择到农村当农民、搞农业,这表明农业农村正在逐渐成为稀缺资源。农民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带来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相互碰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促进,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相互作用,这不可避免地对农民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产生深刻影响。

第三,加快发展的信息化智能化,将农村从信息孤岛变成了与世界互联互通。信息化特别是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打破了农村与外界联系的壁垒,打开了农民放眼看世界的通道,这对农业农村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革命性的。过去通讯不发达,农民对外界知之甚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广播的普及使农民听到了外面的声音;
改革开放以后,收音机、电视机逐步走进农民家庭;
新世纪以来,手机、电脑、网络向农村覆盖。据统计,我国农村网民已超过2亿。现在,江村村民用手机上网,随时随地微信交流、视频对话。电子商务也在农村遍地开花,足不出户就把村里生产的农产品卖到世界各地。信息化正在深刻改变着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中国乡村面临着千年巨变的关键时刻,我们党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组建农业农村部牵头统筹。乡村振兴既是乡村发展到今天的历史契机和必然要求,也是今后继续推动乡村变迁的内在动力和基本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深入研究乡村,把握发展机遇,激发发展活力,引导加快变迁,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我们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光荣的历史使命,必须深入了解这个变局、时刻关注这个变局、全面把握这个变局,以至引领和推动这个变局,使之遵循乡村自身演进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方向。

二、江村变迁是我国乡村发展的缩影

今天的江村,与《江村经济》所描绘的情景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比江村80年来的变迁,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统一于乡村发展历史进程中

江村本名开弦弓村,紧邻太湖,一条自西向东流淌的小清河穿村而过,形状像一张拉开弦的弓,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鱼米之乡。1936年,费老到该村开展了两个月的乡村调查,写出了著名的《江村经济》,记录下了80多年前中国乡村的历史图景,后来人们都以江村称呼开弦弓村。费老的调查方法是典型性全景性的,对一个村庄进行解剖麻雀式的调研,涉及消费、生产、分配、贸易、土地、生活、婚姻、习俗等方方面面,以此一窥当时中国乡村的村落布局、经济发展、社会关系等全貌。调查采取的分析方法则是社会性历史性的,从村民之间的经济关系入手,分析经济制度、土地制度乃至婚姻制度等经济社会关系,契合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费老那时仅是一个27岁的青年,就脚踏实地开展实证调查,其精神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在江村,我参观了江村历史文化陈列馆和费孝通纪念馆,召开了座谈会,走街串巷访谈农户。今天的江村,与《江村经济》所描绘的情景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生活小康,家家住上楼房、通上自来水、装上抽水马桶、使上热水器、用上液化气,宽带、数字电视全覆盖,村道全部水泥硬化,90%的家庭购买了小汽车,村里充满生机活力,全然不是费老笔下木讷的村民形象。可以说,江村村民虽然还住在农村,保留着一些传统,但过的是城里人的生活。对比江村80年来的变迁,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统一于乡村发展历史进程中。

第一,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但家庭经营传统仍然在延续。80年前,江村80%农户养蚕,主要是男耕女织,男的种植稻桑,女的养蚕缫丝。在蚕丝专家费达生等的帮助下,村里成立生丝合作社,办起了生丝厂。新中国成立后,村办生丝厂合并归属人民公社,成为社办企业。改革开放后,丝织厂等村办企业兴起,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经营不善破产。进入新世纪,村里个体、私营工商业蓬勃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丝织、针织为主体的家庭工业,全村7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32432元,村集体收入265万元。江村男耕女织、农工相辅的传统农耕生产格局已经被打破,基本实现了由农业村向工商业村的跨越,但传统仍在继承和延续。从过去的养蚕缫丝到现在的针织衫、窗帘布等纺织品生产,产业优化升级,链条纵向延伸,但江村以纺织业为主业的传统没有变。村民蒋伟芳一家三代从事纺织行业,爷爷奶奶民国时期在费达生创办的生丝厂做工,父亲母亲在公社办的丝织厂上班,蒋伟芳现在是村里最大私营纺织厂的生产厂长,他们一家是江村上百年纺织传统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从家家户户男耕女织到遍地开花的家庭作坊、“夫妻店”,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生产组织形式没有变。目前,村里有近60户从事针织衫生产的家庭作坊,有的代工,有的自产自销。村民姚玉坤利用自家农房办起了针织衫加工作坊,他自己负责生产管理,儿子和女儿女婿搞电商销售,去年10月到现在就卖了20万件。电商发展使家庭作坊有了更多生存空间。

第二,土地制度发生深刻变革,但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仍然是时代命题。清末和民国时期实行封建土地私有制,江村的土地被分为田底、田面两层,约有三分之二的土地被地主占有,90%的家庭只能去承租土地或者成为佃户。1951年,江村进行了土地改革。人民公社时期,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改革开放后,江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承包户通过村民小组将土地逐步流转给30多个农户发展水产养殖业。从私有私营到公有公营再到公有私营,江村的土地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但农民重土惜地的观念没有改变,无论是费老描述的“地是活的家产,钱是会用光的,可地是用不完的”,还是现在村民认为的“家里可以没门,手里不能没田”,都是这一观念的生动体现。也正因此,80年来,围绕处理好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实践和探索始终没有停止。我在江村历史文化陈列馆看到,清代同治、光绪时期的清田方单和民国时期的执业田单上,就已明确界定土地的四至,面积精确到分厘。土改结束后按户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上,面积精确到厘毫。今天开展的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也是利用现代测绘技术给农民确实权颁铁证,在此基础上推动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与清末和民国时期田底(所有权)、田面(经营权)两权分离相比,现在的“三权”分置不仅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提高了效率,更防止了土地兼并,保障了公平。村民陈月生说,自己常年在外做木匠,家里5亩承包地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全流转出去了。座谈会上,大家表示拥护中央的30年延包政策,希望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这样农户能获得稳定收益,养殖户也能安心搞生产。

第三,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较大调整,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仍然维持着传统的“差序格局”。1935年,江村有359户1458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起伏,村内人口经历了由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转变。目前,江村有420户1680人(不包括后来合并的村),较80年前分别增长了17%和15.2%;
60岁以上人口占比32.4%,增长了近26个百分点。80年前,村里只有10家外来户,主要从事理发、银匠等特殊职业;
现在,来江村的外地人主要是打工就业,最高曾达1000多人。尽管人口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社会人际关系仍然像费老所描述的那样,维持着以亲缘、血缘和地缘为中心的差序格局,每一户都可通过亲属、血缘关系的扩展,在村内延伸出一个庞大的社会关系网络。我在村民周小芳家看到一张五世同堂的照片,她的外婆、母亲、女儿和外孙女生活在本村的不同家庭,这种以亲缘和血缘关系为脉络联结起来的关系网络,在江村很普遍。江村至今仍保留着妇女开茶会的习俗,关系较好的邻里之间轮流举办茶会,吃茶话事、交流见闻,建立起一个个相对稳定的社交圈子。外来人则始终游离于外,现在的打工者与当年的手艺人一样,仍不能落户江村,与本地人的关系仍然泾渭分明。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外来户不能获得耕地和宅基地。

第四,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传统家庭观念仍然根深蒂固。80年前,费老描述下的江村,人畜混住,人们每天为温饱奔波操劳,生活没有保障,甚至有溺女婴或流产来控制人口的传统。今天的江村俨然已经是一个城镇小社区,村民白天去工厂上班,晚上回到村里生活居住,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可以说,江村的生活方式已经与城里人没有多大不同,但婚姻、财产等家庭观念与传统仍没有断代。两头挂花幡、招女婿等传统婚姻习俗延续至今。由于现在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类婚姻模式越来越普遍。全村现有139个家庭采取两头挂花幡的婚姻模式,招女婿190人。我走访的两户人家都是独女户,结婚后新婚夫妻在男女双方家里都有住房,来回走动。在家庭财产处置方面,家长仍是绝对的权威,子女只有结婚后与父母分家,才能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同样在自家的作坊里工作,村民姚玉坤给女儿女婿按月发工资,儿子因未婚而没有核算工资。也正因此,江村的家庭结构大体保持稳定,1935年江村户均4人,2016年户均3.98人,都是小规模家庭。

第五,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发生根本转变,但自治和德治仍是重要基础。早在1929年,江村实行地方自治,由当地有名望的乡绅担任村长。1935年,江村实行乡镇保甲长纵横连保连坐。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保甲制,建立行政村。人民公社时期,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后,由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实行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80年来,江村治理体制机制不断变化和调整,但自治和德治在稳定乡村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88岁的周梅生讲,邻里有矛盾纠纷,解放前靠宗族势力,现在是找村委会,只有大的经济民事纠纷,才走司法渠道。走访的几个村民小组,涉及承包地调整、集体收益分配等重大事项,村民都会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很少有纠纷和矛盾。江村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等有资望的群体,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等各类议事监督机构,广泛参与到村庄治理中来。村民周新根曾任生产队会计和乡镇企业领导,在村里很有威信,退休后被村民选为小组长。在江村,尊老爱幼、勤劳致富等传统美德得到大力弘扬,传统礼治、德治秩序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为健全和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全面看待农村,科学把握乡村发展规律

乡村全面振兴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要充分尊重乡村发展演进规律,科学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推进乡村振兴健康有序开展

江村虽只是一个微观主体,但其80年的变迁基本反映了乡土中国的发展历程。从江村可以看到,中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很多传统仍然保持着稳定和延续,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平稳与跃升共进的状态。乡村全面振兴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要充分尊重乡村发展演进规律,科学把握变与不变的关系,推进乡村振兴健康有序开展。

一要坚持循序渐进,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走在江村的里弄小巷,随处可见外观现代、装修精致的别墅楼房,一些传统砖木结构平房点缀其间,老人坐在门前晒太阳,他们住惯了老房子,不愿意搬到新房。传统与现代、变化与不变,共同阐释着江村80年来的变迁。这种变与不变的选择,已经渗透到江村的方方面面,最为典型的是村民对土地承包问题的处理。江村的土地以组为单位发包,二轮承包以来,应对农民市民化的新情况,各组采取了不同的办法,可谓一组一策。有的“生不增、死不减”,一直没有调整土地;
有的每5年调整一次,动账不动地;
还有的每年调整一次。从江村的土地、人口、婚姻、家庭等制度看,即便是处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与外界联系紧密的这样一个村落,村庄的发展变化也是渐进的、自然的,而不是断代的、割裂的。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尊重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循序渐进,既要着眼长远目标、不违背发展方向,又要立足当前实际、不违背发展规律。要克服求大求快、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处理好快与慢、量与质、点与面的关系,既把握方向,又把握节奏,防止出现颠覆性错误、系统性风险,打牢乡村发展的根基。

二要坚持城乡融合,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在江村,人们已经习惯了现代化生活方式。水电路气房讯网等基础设施齐全,将近一半的自然村生活污水通过地下管道集中到处理池,实现了无害化处理。生活理念也日益跟城镇接轨,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垃圾箱,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看电影、跳广场舞、打篮球、上网等成为村民的时尚。走在村里,城市文明对江村的影响和冲击无处不在。与此同时,新建起来的文化弄堂又保存着村里的历史档案、文化习俗,这是江村的“根”,维系着世代传承的脉络。村民姚富坤多次接待费老访问江村,现在是村里费孝通纪念馆的顾问,他热心于向外界介绍江村的传统民俗和乡土文化,被人们称为“农民教授”。在江村可以感受到,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各有千秋,城市便利的生活条件、时尚的生活方式、丰富的文化产品是乡村所追崇的,而乡村宁静的自然环境、独有的生活习俗、丰厚的历史传承也是城里人所向往的。因此,才有农村人进城、城里人下乡的双向流动,城乡融合开始加快,城乡关系正在重塑,城市与乡村的鸿沟逐步打通。推进乡村振兴,要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既要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乡村拓展,也要尊重乡村文化、传承农耕文明,通过以城带乡、功能互补、有机衔接,实现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融合互联、协同发展,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共存共荣、互促互进。

三要坚持尊重农民,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江村座谈时,大家纷纷表示,村庄环境改善了,居住条件变好了,看病养老有保障了,挣钱渠道更多了,幸福指数更高了。78岁的姚大官家里四世同堂,每个月自己有几百元补贴,看病能报销一半,他感慨日子越过越好。谈到乡村振兴时,大家劲头十足,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村民周小芳多次接待过费老,准备借助费老的名人效应办民宿。养殖大户倪林坤经营着140多亩蟹塘,想联合村里的养殖大户成立合作社,共同闯市场。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凡是农民称道的、满意的、喜欢的,我们就要坚持下去;
凡是农民急需的、期盼的、憧憬的,我们就要努力去解决。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乡村是农民的家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振兴乡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不能代替农民、替农民决策,更不能排斥农民。

四要坚持统筹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从1936年费老初访到现在,江村的农房经历了平房、楼房、别墅等五代变迁。第一代房子保持了近40年,当时是因为贫穷;
改革开放到现在的40年,房子却换了四代。一方面说明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了;
另一方面也因为没有规划,造成了巨大浪费。农房建设无序,没有统一规划设计和标准,以至于拆了建、建了拆,这是我调研时基层干部和村民反映最多的问题。市里的同志讲,目前农房建设没有法律规范、没有部门管理、没有总体规划、没有房型设计、没有建设标准、没有质量验收,这是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记得我2000年去波兰考察,波兰是土地私有制,当地农民建房,可以自己决定内部结构、装修等,但建在哪儿、面积、外观等受到政府严格的规划管制。乡村振兴、乡村建设一定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想好了再干,防止折腾、防止浪费、防止走弯路,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必成美画。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历史、个性和特点,要充分尊重乡村的自然机理和历史文脉,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发展元素结合起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而不是缩小版城市,让山水林田路村成为乡愁永远的记忆。

五要坚持人才首要,确保乡村发展后继有人。江村巨变的根本,是有一批文化素质高、市场意识强、能吃苦敢拼搏的人才。村民周玉官上世纪80年代初高中毕业后回乡创办了江村第一个个体工商企业,曾得到费老的鼓励和指导,带动了一批江村人下海创业。这次到江村,我还惊喜地发现到处都有年轻人的身影。“70后”沈斌先后在镇农办、爃烂村工作过,去年来到江村任村支书,他一心想着推动江村大发展。“80后”周春燕大学毕业后回村担任妇女主任,每天活跃在村里的大街小巷,为村民搞好服务。“90后”姚凌超大学毕业后回村开网店,将村里生产的针织衫销往全国各地,成为新生代偶像。由于生活条件好、发展机会多,江村年轻人外流的不多。这些年轻人正在为这个传统村庄注入新的活力。这表明,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人。要始终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既搭好大舞台留住人才,又种好梧桐树引进人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目前,农村还有2亿多劳动力,要加大培训力度,充分挖掘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经理人等农村能人,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人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今天的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要搭建乡村创新创业平台,吸引农民工、大学生、科技人员及乡村走出去的工商业主、退休人员等回流,鼓励引导各类人才投身振兴乡村的伟大事业。

来源经济日报,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访问:振兴 调研报告 乡村 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情况调研报告 对于乡村文化振兴情况调研报告 乡村文化现状调查报告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