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学习强国 >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大意义和关键举措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大意义和关键举措

发布时间: 2024-12-22 17:26:46 来源:网友投稿

陈卓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湖北 宜昌 443009)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1]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战略谋划,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的战略举措

经济学家德隆在研究了旧石器时代以来人均GDP发展历史后指出:“人类97%的财富,是在过去250年(1750—2000年)——也就是0.01%的时间里创造的。”250年前,即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启了第一次科技革命,随着蒸汽机等新动力的出现,机器代替了手工,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生产率得到大幅提高,英国也因此成为世界强国。之后,在19世纪70年代,德国爆发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德国也因此赶超美国、英国并迅速成长为世界工业化强国。20世纪40、50年代,以美国为主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数据的普及,我们进入科技时代,美国也积极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大力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错失了三次创新发展的机遇。纵观历次科技革命,不难发现大概每100年会爆发一次科技革命,而且每次持续的时间大概是60年,以此类推,2010年到2050年会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爆发的窗口期,我们现正处在这个时期。同时,大国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生产力之争,其核心是科技创新能力之争,国家崛起呈现出“科技强国—经济强国—政治强国”的历史规律。当前,我国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不能再错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必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二)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赢得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主动权的迫切需要

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正悄然推进,世界各国都加快了科技领域的战略布局,力图占领新领域的制高点。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科技强国,每一任政府都在科技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拜登政府上台后,首先是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仅半导体芯片领域就投入500亿美元;
其次是发布“美国就业计划”,提出对半导体、药品、稀土、高端高能电池四大重点产业进行产业链重构,总投入5800亿美元;
第三是提出要打造一个全球性的碳交易市场,主导确立国际之间的碳定价机制,来继续维持其在金融领域的霸权,不仅能让各国落实减排责任,还可以在交易时使用美元结算,巩固美元的霸权地位。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就任时就强调“我希望法国是追求科研卓越的国家,我将在公共研究领域出台强有力的措施”。近年来,法国连续出台多项科技领域发展计划,包括“人工智能发展计划”“2021—2030十年研究规划”“法国2030规划”等,拟通过对关键产业特别是颠覆性技术方面的投入提振法国工业竞争力。德国在工业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建设,分别于2018年、2019年发布“高科技战略2025”“国家工业战略2030”,提出要通过提升关键的技术技能,加强德国核心竞争力。日本也十分重视科技创新,近十年连续部署战略性创新创造计划(SIP)、光量子飞跃旗舰计划(Q-LEAP)、官民研发投资扩大计划(PRISM)和登月研发型计划,提出要打造超智能“社会5.0”概念。可见,国与国之间的科技领域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我国若要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三)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根据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长期以来,我国主要是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和投资的驱动来支撑经济增长。然而,进入新发展阶段,过去依靠低端制造业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已难以维系。人口红利渐行渐远,根据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比,2010—2020年间劳动人口的数量和比重出现双降,劳动人口减少4524万人,比重下降6.79%。而工资收入水平逐年上升,据测算,国内制造业人工成本分别为泰国的1.5倍、菲律宾的2.5倍、印度尼西亚的3.5倍,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已然不再。[2]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中国对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消耗居于世界前列,根据2021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中国消耗了世界1/2的煤、1/4的一次性能源,而且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世界的30%。[3]同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国防安全等风险压力不断增加。在各方面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传统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显然动能不足,不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还是保障国家安全都需要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来注入新动力,启动“科技创新、要素质量、结构优化”的“新三驾马车”。因此,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依托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创新产业,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成功向创新驱动阶段跨越。

(一)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自2013年起,我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10年稳步上升,上升势头强劲。2022年,在132个参评国家中,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位列第11位,较上年再次上升1位,位居36个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连续四年进入全球前15位,也是唯一进入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集群排名创历史最佳,世界5大科技集群中中国独占两席,深圳—香港—广州地区、北京两大科技集群分别位列第二、第三。世界百强科技集群中,中国上榜的数量首次与美国一样多,各占21席。同时,创新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正向关系,创新投入转化为更多更高质量的创新产出,国内市场规模,提供正规培训的公司占比,阅读、数学和科学PISA量表、本国人专利申请量、本国人实用新型申请量、本国人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量、本国人商标申请量、劳动力产值增长、创意产品出口在贸易总额中的占比等9个细分指标排名世界第一。[4]

(二)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10年来,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位居世界第2位;
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1.91%增长到2021年的2.44%,接近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
基础研究经费从2012年的499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817亿元,是10年前的3.4倍,达到历史最高值;
技术合同成交额从6437亿元上升到37294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26%。2021年,财政科技创新支出超过1.07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92.2%。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当前,我国企业科技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76%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33万家。[5]

(三)科技创新产出量质齐升

2021年高被引论文数为42920篇,排名世界第2位,是2012年的5.4倍,占世界比重为24.8%,比2012年提升17.5个百分点;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2年的3.2件提升至2021年的19.1件;
PCT专利申请量从2012年1.9万件增至2021年6.95万件,连续三年位居世界首位。[6]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得到有效转化,不断推动新旧动能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7]

(四)科技体制改革“四梁八柱”基本建立

143项科技体制改革任务高质量完成,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基本建立。以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为例,在项目评价上,建立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完善分类评价机制;
在人才评价上,“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脱颖而出;
在成果转化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显著成效,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机制;
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五)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近年来,中国极大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了一大批本土科技人才。2021年,我国研发人员总量达到562万人年,是2012年的1.7倍,稳居世界第1位;
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由2012年的42.6人提高到2021年的75.3人。中国内地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数量,由2014年的111人次提高到2021年的935人次。[5]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研环境的不断改善,新一波“归国潮”已悄然来临,越来越多的华人科学家选择归国,根据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联合调查报告显示,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至少有1400名美国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科研机构,转而到中国开展研究。2022年11月1日,著名科学家颜宁也正式宣布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的教职,参与创办深圳医学科学院,做首任院长。顶尖人才的加持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强大支撑。

(一)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科技事业也不例外,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党中央始终牢牢把握我国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是一大难题。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后指出:“资本主义各国、苏联,都是靠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赶上最先进的国家,我国也要这样。”[8]向全党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取得了“两弹一星”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改革开放时期,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深刻揭示了科技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之间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与综合国力之间的紧密联系,创造性的将科技、教育和兴国联系了起来,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进入21世纪,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思想,多次强调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更是把科技创新工作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也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根本政治保证。

(二)坚持四个“面向”的基本方针

坚持四个“面向”的基本方针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主攻方向。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这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要求。要求科技创新必须面向世界,面向学术前沿,探索无人区。因此,科技创新必须以世界最高科技水平为标准,加快推进我国从“追赶突破”向“引领发展”的转变,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不断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才能逐步实现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二是面向经济主战场,这是建设科技强国的现实需要。首先,科技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科研投入的相当部分资金需要从实体经济中获取,科技研发的成果需要在产业创新实践中检验。科技创新不能自我循环,必须与实体经济保持密切的关系。同样,实体经济也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直接目的就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国家创造更强大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三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这是建设科技强国的使命担当。科技创新唯有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为国家现实需要而服务,才能使中国在世界科技创新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四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是建设科技强国的现实归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建设科技强国的根本任务,而人民生命健康正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基本需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医学、药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不同学科以及不同领域的科技力量都凝聚起来,无论是疫苗研发,还是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追踪溯源和健康码识别,都需要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支撑。

(三)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核心要义。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发展走的是“引进仿制为主、消化创新为辅”模式,而且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再创新严重脱节,2002年,我国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比值仅为1∶0.08,2006—2014年提高至1∶0.4。而历史上韩国和日本的这一比值曾高达1∶8、1∶10。[9]相比之下,我国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严重不足。技术可以引进,但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可能引进。当引进的技术落后了,就只能再引进,形成了“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继续采用这种发展思路,我们必将陷入“受制于人的局面”。只有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四)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根本动力。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在于人,建设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我国是人力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也是世界科技人员最大量的国家,但我国人才存在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世界级的科技人才十分缺乏,顶尖人才缺乏,这也反映出我国原始性创新能力薄弱。因此,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必须能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一是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开发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人才资源,针对国际顶尖人才,要逐步改善人才引进政策,要坚持以用为本,按需引进。对于国内的本土优秀人才,要充分挖掘,完善人才发展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活力的青年创新型人才队伍。二是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为我国科技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三是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培育使用人才,避免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五)坚持新型举国体制

坚持新型举国体制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法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也是过去我国科技、工业等事业在较短时间里能够取得快速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今天我们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同样也要依靠这一法宝,但在国家发展不同时期、科技发展不同阶段,举国体制会呈现不同的特征,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即新型举国体制。坚持新型举国体制,首先要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为前提,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采用市场经济手段配置创新资源,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把产学研力量组织起来,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共同分享创新成果,最大程度地调动、激发各方的主体积极性,努力实现“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有机结合。其次,要确定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采取新型举国体制开展科研攻关,通常选择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高校、科研院所配合。第三,新型举国体制聚焦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使用,只是在极少数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领域组织科技计划、攻关行动。

(六)坚持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

坚持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策略。当前,我国科技总体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因此,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坚持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在国家具有优势的或者西方国家尚未形成绝对领先优势的领域持续发力,找准本国发展的突破方向,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杀手锏”,实现在优势领域的全面反超,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优、人优我变”。

(七)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机制保障。根据《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我国在创新制度方面的排名仅排在全球第42位,远低于总体排名第11位,[4]说明我国的科技创新制度与科技事业发展还不相适应,更大力度、更贴实际的科技创新制度改革亟待突破。因此,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培育一批产业引领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公共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二是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提升科技投入效能。三是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各类公共服务平台,提供高端资源链接、商业模式打磨、行业人才交流等多元化服务,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覆盖“最初一公里”—中间试验—成果转化孵化—产品量产—产业发展等各个节点的科技金融支持链条,让资本精准对接科技创新。

(八)坚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坚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合作理念。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但这并不是排斥国际合作,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不可避免,技术共享也不可避免,特别是一些规模巨大的科技产业化工程,没有国家之间的合作,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因此,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坚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强国科技建设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8-10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心声歌刊(2022年6期)2022-02-14自贸区建设再出发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强国有我音乐教育与创作(2019年7期)2019-05-19秦晋争霸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5期)2018-10-10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科技助我来看云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17年9期)2018-03-15《人大建设》伴我成长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保障房建设更快了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科技在线儿童故事画报·发现号趣味百科(2017年4期)2017-06-30

推荐访问:强国 举措 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