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谈话记录 > 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3篇【完整版】

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3篇【完整版】

发布时间: 2024-12-22 16:58:58 来源:网友投稿

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1  1、导入:(8:00)  ⑴欣赏一幅小兴安岭森林的图片,请同学说一说“图上的树木多不多?”(学生回答“千千万万”“数不清”“像绿色的海洋”)  ⑵连续欣赏几幅图片说说怎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3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3篇【完整版】

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1

  1、导入:(8:00)

  ⑴ 欣赏一幅小兴安岭森林的图片,请同学说一说“图上的树木多不多?”(学生回答“千千万万”“数不清”“像绿色的海洋”)

  ⑵ 连续欣赏几幅图片说说怎么样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

  ⑶ 观看录象资料。(8:09)

  2、学习课文:

  ⑴ 集体学习:

  ①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并与同学交流。(8:13)

  ② 投影出示文中的词语,检查朗读。

  ③ 指名朗读描写春天的部分,其他同学画出所描写的景物。

  找出文中描写很美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指导理解“抽出”

  ④ 总结本段的学习方法。(8:18)

  ⑵ 小组学习其余部分:

  ① 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② 分小组学习描写夏、秋、冬部分的内容。(8:20)

  ⑶ 交流讨论:

  ① 指名回答夏、秋、冬描写的景物。(投影出示表格,添表)。

  ②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指导理解。

  ③ 如果要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在什么季节?

  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朗读课文。(8:35)

  一人朗读,配乐,其余同学观看动画。

  4、深入理解课文:

  ⑴ 板书花园、宝库

  ⑵ 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花园、宝库?

  5、作业:可以写写自己的家乡。

  【点评】

  这节课老师通过图片、录像、课文等多种形式来使学生认识美丽的小兴安岭,使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景色、物产有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先带领学生一块分析描写春天的部分,并总结出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来学习课文的其余部分,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课过程中还设计了几处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让学生选择会在什么季节去小兴安岭旅游等环节,都体现了老师重视学生的学习感悟,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导入部分的录像资料只是让学生看了一遍,看完就过去了。我觉得这个地方应让学生根据预习的情况,联系录象资料来说说小兴安岭有哪些景物,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然后再去理解课文。在第三个环节配乐朗读并让学生观看动画课件时,课件的内容并不能和课文完全相符,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这里可只留背景音乐,让学生边听朗读边去想象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在最后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和感悟上,还缺乏进一步的提升。小兴安岭向人们奉献出了丰富的物产,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之情,没有引导学生去体会,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3篇扩展阅读


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3篇(扩展1)

——六年级听课记录数学3篇

六年级听课记录数学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应用圆柱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教师:刘艳玲(*小学206班)

  课堂实录:

  一、复习圆柱知识。

  师:我们学过圆柱,知道了哪些知识?

  生1:它有两个相等圆,一个侧面。

  生2:它的侧面展开图有可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生3:它还有无数条相等的高。

  师:谁知道怎样求圆柱侧面积呢?

  生:圆柱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点评:关于圆柱相关知识的回答,学生很积极有6名同学发言,教师能适时总结,及时跟进。建议教师板书学生回答的纲要。

  练习1:补充条件,只列式不计算:(用小黑板出示)

  一个圆柱 ,高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师:请你先补充条件,再列计算式子。

  生1:底面周长5厘米,S侧=5×5。

  生2:底面直径8厘米,S侧=3.14×8×5。

  生3:底面半径4厘米,S侧=2×4×3.14×5。

  师:S侧=ch=∏dh=2∏rh

  点评:练习1的设计很好,所需的三种情况,在一个题目中全部展现了,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只列式不计算,提高了时效。

  二、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练习2:(用小黑板出示)

  一个圆柱形,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读一下题目,在题目中你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生1:读题

  生2:我知道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求表面积。

  师:什么是表面积?

  生:S表=S侧+2S低。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解答,谁愿意上黑板解答?

  (两个学生上黑板练习,集体点评)

  师: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还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板书课题:圆柱表面积的应用)

  点评:通过已有知识,进行练习,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做了充分准备,这个环节的教学承前启后。学生读题后,列举所获得的信息,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得到了很好的练习。这种方法学生的掌握很熟练,说明教师*时注重了这些方面练习。

  三: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练习3:(用小黑板出示)

  做一个高6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的无盖圆柱形铁皮水桶,大约需要铁皮多少*方分米?(得数保留整数)

  师:请同学们读题,看你们知道些什么?

  生:已知高6分米,底面半径2分米。求需要多少铁皮?

  师:你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

  生1:没有盖子,只需要求一个底面。

  生2:得数保留整数,我觉得取材料保留整数要用“进一法”。

  师:保留整数我们学过“四舍五入”法,“进一法”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2:“进一法”:就是小数点后面有数就进一。

  师:好的,我们就带着这些提示开始练习,我请两个同学上黑板练习。

  学生练习后,师生集体点评。

  师:在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事情需要应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但一定要灵活运用。

  点评:教师通过建立的知识进行练习,问题生活化。学生关于“进一法”的说法很到位,学生的思维,随着练习坡度的增加,达到高潮。

  四:运用圆柱表面积知识,解决稍复杂的生活问题。

  出示练习3:出示练习六第七题:“博士帽”是用黑色卡纸做成的,上面是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下面是底面直径16厘米,高10厘米的无底无盖的圆柱,制作20顶这样的“博士帽”,至少需要黑色卡纸多少*方分米?

  师:请同学们读题后思考,“博士帽”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求“至少需要黑色卡片多少*方分米”是求什么。

  生1:博士帽有一个正方形和一个无底的圆柱组成。

  生2:需要卡片多少*方分米就是求表面积。

  生3:需要把单位转换,*方厘米换成*方分米。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请你们推荐男女各一名上黑板比赛,看谁能得到“博士帽”

  生:我们推荐刘学敏和**

  师生:集体点评

  点评:“推荐”“慢点,”“得博士帽”等一些教学语言,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兴趣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五: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求圆柱表面积的公式。

  生2:我知道了“进一法”。

  生3:我知道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生活中的问题。

  师:是啊!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在*时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事物,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课堂作业:练习六第8、9题。

  点评:1、教师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思维围着学生转,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由学生解答,学生要注意的问题也是学生提醒。

  2、为了突破教学中,学生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师课堂练习的设计做了充分的预判,练习的难度由简单到复杂,通过已有知识,进行练习,建立知识后再练习,再练习,呈坡度体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至高点,完成了难点和重点的学习。

  3、教师在授人于“渔”方面,做了很多训练,“读题收集信息法”看似简单实际很有实效。本节课教师所有的练习都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4、本堂课的实效性很强。学生的作业,全班六十多人只有二人有错误,知识掌握牢固;

  5、关于学习态度,教师在练习中和小结处进行了很好的教育,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话学生也于似懂非懂,但这种实时进行数学意识渗透,对学生是有益的。

  建议:

  1、学生的课堂作业,应该安排在课堂上完成,这样课堂作业才名副其实。

  2、对学生要进行关于圆柱表面积的应用的拓展训练,让课堂的知识容量增加,呈现开放式。

  3、教师语言很有活泼,但关于数学思维,定义方面的言语一定要严谨,严谨就是一数学态度,数学思想。

六年级听课记录数学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子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 (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 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② 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最近经国家测绘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师把有关网页带来了。(课件出现网页,上面有简单的文字介绍)。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课件动态地演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们再来看**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动态演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情况)。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面高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比海*面低155米)。

  4、珠穆朗玛峰比海*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交流: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可以记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记作:—155米。(板书)

  (2)小结:以海*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课件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面以上的高度和海*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们观察一下这些数,它们一样吗?你们想帮它们分分类吗?

  2、学生交流、讨论。

  3、指出:因为+8844。43也可以写成8844。43米,所以有正号和没正号都可以归于一类。提出疑问:0到底归于哪一类?(引导学生争论,各自发表意见)

  ① 如果都同意分三类的,老师可以出难题:我觉得0可以分在4它们一类啊,你们怎么来说服我?

  ② 如果有学生发表分三类的,有的分两类的,可以引导他们互相争论。

  4、小结:(结合图)我们从温度计上观察,以0℃为界限线,0℃以上的温度用正几表示,0℃以下的温度用负几表示。同样,以海*面为界线,高于海*面的高度我们用正几来表示,低于海*面我们用负几表示。0就象一条分界线,把正数和负数分开了,它谁都不属于。但对于正数和负数来说,它却必不可少。我们把象+4、4、+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象—4、—155等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正数和负数。(板书:认识正数和负数)

  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2、3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正数和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零摄式度以上和零摄式度以下,海*面以上和海*面以下,得分与失分等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都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3篇(扩展2)

——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3篇

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1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程

  1.教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课本的图)

  教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流)

  ②“你看到图形了吗?”

  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

  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接着请好几个学生回答)

  2.点明主题

  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

  (引出主题:四边形)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

  要求:在卡片上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

  老师展示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2.四边形的特点(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

  要求: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

  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举例进一步深化

  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

  (得出结论:长方体的六个面是四边形)

  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

  1.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

  要求:每个小组按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

  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1)按图形的相似来分;(2)按图形的颜色来分。

  2.游戏(准备工具:橡皮根、钉子板)

  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围一个四边形

  提问:①“你围成什么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

  提问:②“为什么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为什么认为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请多个学生回答)

  再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每组项基本原则找一至两个发言)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最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总结: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角是直角

  ②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3.联系实际问题引入另一游戏:

  “我们镇是毛织重镇,用毛线编织出美丽的衣服”(回归生活)引出游戏,教师用彩色的橡皮根用手指编织多种四边形,这时学生自己动手编织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

  教育实习听课记录

  科目语文公开课课题课题:《郭沫若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授课人黄素萍

  班级初二2班听课

  时间2017 年 9 月 日 第 2 节

  教学内容《郭沫若诗两首》分别是《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两篇诗皆为作者早年留学日本时所创作。在这两首诗中,诗人以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描绘出两幅奇妙的景象,将我们带进美妙的“星空”世界。同时,诗中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在五四运动“退潮后”那种缥缈、孤寂和忧郁的思绪。

  《静夜》与《天上的街市》一样,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诗中既抒发了

  对于时代失望的情绪,也流露出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本诗虽短,但颇具形象性,美好的月夜景象,凄婉的“天上鲛人”故事,构成了诗歌鲜

  明的形象。

  诗人由月光和疏星联想到遥远的天河,又由天河想象“鲛人”在岸上对月流珠,诗人的

  想象既丰富又合理。

  《静夜》的语言非常凝练,全诗共两节,45个字,却表达出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感情。

  学生发言交流之时,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师生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完成了课文的学习。最后,学生表情朗读《静夜》一诗,并当堂背诵。

  听课体会

  在课堂中教师不再仅仅关注如何教,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如何学上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由于有了《天上的街市》一文的示范讲解和新诗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所以学生自学《静夜》一诗时显得十分轻松,而且对课文的理解十分到位。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成为“*等中的首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2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程

  1.教师放录像(介绍第一小学的校园),然后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课本的图)

  教师提问①“在图中你能看到什么?”(让同桌互相交流)

  ②“你看到图形了吗?”

  学生1:我看到了正方形的蓝色地板砖

  学生2:我看到了长方形的蓝色地砖……(接着请好几个学生回答)

  2.点明主题

  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的图形。其中像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推拉门的形状,都叫四边形。

  (引出主题:四边形)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

  1.涂一涂(教师向每位学生发一张画有许多图形卡片)

  要求:在卡片上找出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把它涂上颜色。

  (学生都很认真地找和涂)

  老师展示两张学生的结果,在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2.四边形的特点(教师投影出涂好的四边形)

  要求:观察一下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边、四个角。

  师生共同探究,进一步让学生发现和认识到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举例进一步深化

  请两个学生到电视前提出长方体的面是四边形

  (得出结论:长方体的六个面是四边形)

  教师还让学生联系周围的东西有哪些是四边形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三、动手实践,取得新知

  1.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一个信封(里有很多图形卡)

  要求:每个小组按不同的分法把图形卡分组。

  讨论后小组汇报分类结果:(1)按图形的相似来分;(2)按图形的颜色来分。

  2.游戏(准备工具:橡皮根、钉子板)

  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围一个四边形

  提问:①“你围成什么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

  提问:②“为什么围成的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为什么认为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先让学生讨论,然后请多个学生回答)

  再讨论“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每组项基本原则找一至两个发言)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最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总结:

  ①长方形、正方形的角是直角

  ②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3.联系实际问题引入另一游戏:

  “我们镇是毛织重镇,用毛线编织出美丽的衣服”(回归生活)引出游戏,教师用彩色的橡皮根用手指编织多种四边形,这时学生自己动手编织出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

  教育实习听课记录

  科目语文公开课课题课题:《郭沫若诗两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授课人黄素萍

  班级初二2班听课

  时间2017 年 9 月 日 第 2 节

  教学内容《郭沫若诗两首》分别是《天上的街市》和《静夜》,两篇诗皆为作者早年留学日本时所创作。在这两首诗中,诗人以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描绘出两幅奇妙的景象,将我们带进美妙的“星空”世界。同时,诗中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在五四运动“退潮后”那种缥缈、孤寂和忧郁的思绪。

  《静夜》与《天上的街市》一样,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诗中既抒发了

  对于时代失望的情绪,也流露出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本诗虽短,但颇具形象性,美好的月夜景象,凄婉的“天上鲛人”故事,构成了诗歌鲜

  明的形象。

  诗人由月光和疏星联想到遥远的天河,又由天河想象“鲛人”在岸上对月流珠,诗人的

  想象既丰富又合理。

  《静夜》的语言非常凝练,全诗共两节,45个字,却表达出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感情。

  学生发言交流之时,教师适时给予评价和指导,师生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完成了课文的学习。最后,学生表情朗读《静夜》一诗,并当堂背诵。

  听课体会

  在课堂中教师不再仅仅关注如何教,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如何学上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由于有了《天上的街市》一文的示范讲解和新诗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所以学生自学《静夜》一诗时显得十分轻松,而且对课文的理解十分到位。课堂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成为“*等中的首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3篇(扩展3)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教案

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学会9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会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运用“春意盎然”、“心急如焚”、“跋山涉水”等词语。

  2、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通过感受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儿童团员们有志气、有毅力、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并能做到感情朗读。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叙事的顺序,并找到富有感情的.词句,体会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能反映儿童团员有志气、有毅力、勇于面对困难的语句,体会词句蕴含着的感情色彩。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铺垫

  1、师简介:在*的革命,曾有一个这样的事件——1934年到1936年,*百万工农红军主力为了躲避敌人的围捕,过草地、爬雪山,历经千辛万苦,行走两万五千里,这就是长征。今天,我们要来认识的是在长征的过程中,一群儿童团员们的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

  1、初读课文,要求:(1)自由大声读,读通、读准(2)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了谁?

  2、初读感知

  (1)课文主要描写了谁干什么?把课题也说进去

  课文描写了一群红小鬼们(儿童团员)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赶大部队。

  解决:红小鬼

  (2)可以把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一下段吗?

  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训练概括能力,指名答。

  (3)二读课文,自由读。读准、读好。

  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重点突破,学习第二段。

  1、“春意盎然”与“心急如焚”的对比,进行体会。

  (1)师引:孩子们离开大部队已经半个多月,于是他们决心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虽然四月的川北,春意盎然,但是孩子们——(生)心急如焚,只顾赶路。

  板书:心急如焚

  (2)你从哪读出了他们的“心急如焚”?

  从“春意盎然”的环境与孩子们的行为进行对比,理解对比的写作方法。板书:春意盎然

  (3)朗读指导:注意对比的部分朗读上的变化。

  2、出示问题:他们在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时,遇见了哪些困难呢?(自学:默读为主,划一划,标一标)

  3、交流:(板书)

  累——壮胆睡大庙

  怕——紧挨靠着坐

  饿——吃供品馒头

  四、小结、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说说红小鬼们在前进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二、研读第二段,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

  1、最使你感动的哪一点?请再读一读课文第二段

  2、交流,说明理由,感情朗读:

  (1)夜宿神庙:着重体会环境的烘托作用

  ①说神庙可怕,理解“愈发”、“耸立”、“龇牙咧嘴”、“凶神恶煞”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神庙可怕

  ③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质疑,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

  ④感情朗读

  (2)朝食供品:体会以苦为乐的乐观精神

  用换词法领会“嚼”字的妙用

  分角色朗读

  (3)点拔:进行困难描述时,都是先描写遇见了什么困难,再写红小鬼们是如何克服的,词句间透露出红小鬼们可贵的精神品质。

  (4)感情朗读:指名任选3~6的一节进行朗读

  三、交流升华,完善人物品质

  引语:他们的困难就这些吗?还会有哪些?他们又是怎样克服的?

  指名答,引出第七自然段第一句

  板书: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机警顽强

  1、他们可能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自由交流、讨论)

  2、指名说一说,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先说遇到了什么困难,再说红小鬼们是如何解决的。说的过程中注意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有层次。

  3、写一写:把刚才的段落写下来。

  4、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些儿童团员们说的?

  联系妇女部长的话:有志气、有毅力……

  联系“历时3个月,行程1000千米”

  四、解读课题

  师引:认识了这样一群儿童团员,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个课题:沿着红军走的路

  你能说说孩子们是沿着红军走的是什么路呢?

  (现实中的路——红军的精神)

  五、朗读训练、作业


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3篇(扩展4)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教学反思3篇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教学反思1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教这篇课文,重点是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因此在初读课文后,我首先引导学生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2-5段重点体会,同时配上相关插图加深理解,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找出五指的优缺点并制成表格。在学生初步理解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特点后,我出示了一组非常新颖的由五根手指共同拼成的图片,学生在惊叹手的神奇作用的同时也领悟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团结就是力量”。拓展部分我引导学生仿照《五官争功》编排一个《五指争功》的小品,那绘声绘色的表演既调动了气氛,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文章的主旨。课后我布置了小练笔,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团结就是力量”。

  在教学中做得好的地方:

  1. 新颖的多媒体课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讲略读课*到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合作学习、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 朗读、制表、表演等形式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活跃了课堂气氛。

  不足之处:

  1. 多媒体课件展示与学生的表演进行没起到预期效果。

  2. 老师引导的太多学生表达的太少,应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

  教学是个不完美艺术,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勇于创新,不断学习并尝试新课改的教学模式,让自己的教学过程趋于完善。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教学反思2

  《桥梁远景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杰出的桥梁设计师,但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充满想象力,有着很强创造能力的人。在教学这一课时,怎样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情从事学习和思考,会迸发出无穷的智慧火花呢。

  我在课前,先布置学生搜集茅以升先生的有关资料,阅读童年书架。了解他的故事,使学生明白茅以升正是因为小时候看了家乡桥倒塌造成的悲剧,而从小立志建造更大更好更坚固的桥梁;了解茅以升不但是桥梁专家,还是*。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对茅以升的敬佩,这样充分调动起学生对学习此篇课文的兴趣。新授后让学生再去搜集各类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科学故事。能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这篇课文条理清楚,在课上,我紧紧围绕课改的精神,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如介绍茅以升的生*;“说古道今”对桥的知识交流;通过“小小辩论赛”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等等。

  因为《桥梁远景图》本身就是一篇对未来桥的想象,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自然成了教学的重点。我同样的让学生以研究小组开展学习,在第一堂课上,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桥的模拟图;在第二堂课上,请学生设计除书上以外,你设计的将来的.桥梁是什么样?围绕“将来的桥梁”这个话题进行想象说话。力求在共同合作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使小组合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另外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桥梁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的从古到今的桥梁。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这一课也是非常重要的。

  读写结合是教学这一课不可缺少的,在最后我让学生围绕着“将来的桥梁”这个话题进行想象,把自己的设想写下来。让学生在小组内朗读自己的设想,并说出它的特点和可行性,评选出组内的“小小茅以升奖”。

  这一课的教学效果不错,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也可能是孩子们喜欢科学的缘故吧。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教学反思3

  《花脸》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往事”,作者通过对“往事”的回忆,表现出作者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对于学生来讲,是有着强烈共鸣的。当然,这堂课要通过四十分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对花脸的热爱是对英雄的热爱,也是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在没有充足的预习时间的情况下,既要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还要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想要完成这个教学目标是很困难的。基于这点考虑,我只有上第一课时,确定了两个教学任务:一是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是体会我对花脸尤其是对关公花脸的喜爱之情,感悟我对英雄的渴慕,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显然,通过有关语句,感悟我对花脸的喜欢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扣住了课文中精彩的语言,表达了个性化的体验,有共识,也有异见。读、品、悟,再读、再品、再悟。师生在文本中前行,随着课文内容从一般的花脸——特别的花脸——关公的花脸,逐步挖掘出作者情感的发展轨迹:由喜欢——崇敬——自豪,知之越深,爱之越切。作业设计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心爱的物品,达到读写结合。

  不过,这节课,还存在很明显的不足:一是课文中生字词较多,学生很多不认识,也没有带词典,在认读的时候出现错误,我纠正后,没有让学生继续巩固。二是教材挖掘不够,单单体会我对花脸的喜爱之情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对“我”幼稚心理的挖掘,体味孩子的童真、童趣,从而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三是关于关公这个人物的形象,在讲到舅舅向我讲关羽的故事的时候,应该再补充一些关羽的故事,让学生对关羽的英雄形象有更深一层的了解,这个环节教案中已经涉及到了,只是上课时忘记了。

  看来要想达到高效课堂真不是容易的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3篇(扩展5)

——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3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1

  任选其一:

  1.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外界因素的影响。生活的环境、他人的言行、难忘的往事,甚至是一部电影、一本书、一首歌、一个眼神都有可能我们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的成长。请你以《影响》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一个记叙一件往事,也可以描写一段经历,只要是影响过你的人、事或物都可以。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2.爱是一缕阳光,能融化心头的冰雪;爱是一泓清泉,能滋润干涸的心田;爱是一股力量,能激发心中的热情。正是类因为有了爱,社会上、学校里、家庭中,才上演着一幕幕感人的故事。请以“爱伴我前行”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450字。

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2

  你养过蚕宝宝吗?你知道养蚕的乐趣吗?你可能不知道!

  前年也是春末夏初的时候,我家诞生了两千多条小生命!你知道是什么吗?是的,多聪明!就是两千多只蚕!

  当他们第一次来到这个奇妙的世界时,他们浑身是黑糊。最可爱的是20**多只蚕都烤在一片桑叶上,不是绿的,是黑的!慢慢的,蚕长大了,变白了,但是好像没长大,还在爬来爬去。他们中的一些人爬到了我家的地砖上。

  每个蚕宝宝都要剥三次皮,第二次是最痛苦的,因为那一次几乎决定了蚕宝宝的生死。如果剥离成功,98%的人将来会健康成长,但剥离不成功,很可能会痛苦而死。

  蚕宝宝剥的时候很伤心。突然,我心里也很难过。想想吧。剥皮的时候,你辛苦挣来的蚕宝宝很可能就死在你面前。是不是很难过?但是剥了皮以后,看着蚕健康成长,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同学们,你们也可以养一只蚕宝宝,但是不要伤害他们,因为他们也是一条生命!人生只有一次!

小学六年级语文作文3

  周五下午,我们一家三口和妈妈的老乡一起去北戴河玩,同行的还有三个小朋友。有个叫壮壮的小男孩,他只有四岁,非常可爱。爸爸说:“壮壮,我要吃了你,行吗?”壮壮说:“我肚肚里有‘臭臭’。”我们乘车过去大约三个小时,我们在车上又吃又喝。

  傍晚,我们终于来到了北戴河。我站在沙滩上,清凉的海风吹着我,我觉得很舒服。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又来到了北戴河海滩上,那里的景色十分清晰,浪花一朵朵扑向海滩。我们还租了个游泳圈。我们在那里高兴地笑呀,笑个不停。

  在回宾馆的路上,我们买了个“牛角”,刚好我们三个小朋友一人一个。我和小虎弟弟的“牛角”都戴在脑袋前面,只有壮壮戴在后面。嘻嘻,真好玩。

  星期天,我们要走了。我们坐上车,还恋恋不舍地回想着大海的风光。

  终于回到了北京,我们要分手了。回到家里,壮壮的妈妈打来电话说壮壮太想我了,他哭得很伤心。

  北戴河真好玩,我们还想在那儿住几天呢!


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3篇(扩展6)

——六年级下学期班会记录3篇

六年级下学期班会记录1

  一、 播放视频

  《父母教会我》 孝敬父母部分

  主持人: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孝敬父母 ,感受父母崇高、无私和伟大的爱。母亲永远给我们挡风雨,父亲一直牵着我们的手;父母的爱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黑暗里的一束光明。父母的爱是崇高的、无私的和伟大的!

  二、故事分享

  主持人:请同学分享有关父母关心爱护儿女的真实故事。

  张汉阳:六旬老父捐肾救子: 2003年2月,湖北60岁的农民父亲胡介甫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了患“尿毒症”的儿子,固执的父亲不容拒绝地告诉儿子胡立新:“没什么比你的命更重要?我宁可自己没命,也不能看着你死!

  李琳琳:年轻母亲舍身救儿: 2004年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35岁的.母亲刘燕当时也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刘燕在接受采访时只说了一句话:“儿子就是妈妈的全部。”

  主持人:从上面的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讲自己和父母的故事: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请讲:①父母令你最感动或者最难忘的一件事②父母令你最高兴的一件事

  三、情景讨论

  《挨杖伤老》: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无论母亲打多重,他都没有怨言不掉眼泪。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哭得很伤心。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时我觉得疼痛,知道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不如以前,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主持人: 请每个学生写几句简短的话概括:谈一谈怎样孝敬父母?

  让同学读一读自己写下的话,请家长点评,谈关于孝敬的看法

  卞梦雨:了解父母各个方面(如: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吗?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吗?你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张琳: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

  张岳松:生活节俭,无浪费现象,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高要求

  候欣怡: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杨昱: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经常与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沟通)

  四。巧解误区

  ①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每天一回家就马上学习。最近学校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家能帮助父母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但小林却说:“学习成绩优秀就是孝敬父母,其他都是多余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学习成绩再优秀也不行)

  ②小刚是一名初一学生,在学校里活泼开朗,可回到家却不愿和父母讲在学校的事,有什么心事也不愿和父母讲,总是一个人独自呆在屋里。问他为什么,他说:“父母只会唠叨,和他们没什么好说的。”(缺少沟通)

  ③在课堂上,老师批评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赡养父母的错误行为。小明说:“等我工作后,每月都给父母生活费就行了。”只是每月给父母生活费就是孝敬父母吗?(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在精神上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爱更为重要)

  ④一位学生在接受了孝敬父母的教育后写下了一段话:为了我们的妈妈,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让妈妈过上幸福的生活,不再让妈妈做又苦又累的生活,让妈妈过世界上最好的生活!妈妈,等着我给你过最幸福的生活吧。

  五.班主任总结: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通过这节课我们对如何孝敬父母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其实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以后轰轰烈烈的去为父母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有时候关心孝敬父母,就是陪父母聊聊天,就是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朵鲜花、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个微笑。虽然父母爱我们并不想过要什么回报,但是只有父母付出的爱,没有我们回报的爱,这爱是不公*的。除了父母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的老师、同学和朋友,甚至我们的祖国都是关心我们的。所以只有互相付出爱,一个家庭才能美满,人们在学校里、在社会里才能和谐相处;大家都能献出爱国家才能兴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3篇(扩展7)

——六年级数学听课课记录3篇

六年级数学听课课记录1

  一、导入:

  1、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圆?

  对于圆我们有没有深入学习的必要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一下。

  2、看见过方形的车轮吗?(课件:唐老鸭骑方形车轮的车子)

  为什么笑呀?(生述原因)

  3、摸一摸手中的圆片,在桌上滚一滚,感觉怎么样?(没有棱角)

  我们说方形能给人以阳刚之美,那么圆形给人以曲线美,圆形是*面内一种封闭的曲线图形。

  4、唐老鸭骑车时它的表情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不*稳)

  学生模拟*稳着走路。

  5、(课件:小强骑车)车轮安装时该把车轴安装在什么地方?(圆的中心)

  (课件:小红*稳骑车)猜想为什么安在中心走起来就能*稳了?(圆点到圆边的长度一样)

  板书:圆中心的一点到圆边上任意一点的线段都一样长。

  6、指名指出课题中圆的圆边上、圆内、圆外。

  二、新课:

  下面我们来证实圆中心到圆上的线段都一样长。

  1、可以怎么证明,师述方法,学生找手中圆的中心,找到后小组交流。

  2、指名说是怎样找的?

  谁用的是对折的方法?能找到圆中心到圆上的线段吗?能找到几条?画出来。

  圆里这样的线段有无数条。

  3、证明这无数条线段一样长,你有什么方法?小组讨论。

  指名说方法。

  4、边展示边指出定义:圆心、半径(一样长、无数条)

  能解释车轴为什么安装在圆心上了吗?

  5、看圆形的折痕有没有比半径更长的线段的呢?

  有什么特性?自己来解决,完成“工作报告单”。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

  全班对照报告单交流。(通过圆心,两个端点都在圆上,叫直径,无数条,长度相等,和半径的关系,用字母表示)

  6、回顾我们学到的这些知识是怎么得到的?观察——猜想——实践——获得

  提倡这种学习方法。

  三、会画圆吗?自己画一画。

  指名板演画圆,师问生答:每一步要做什么?

  学生再画一个圆。

  比较大小两个圆,为什么大小不一样?(指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四、练习拓展:

  1、体育课上要在操场上画圆,你打算怎么办?

  2、生活中随处可见圆,圆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感,欣赏课件:有关圆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一种封闭的曲线图形

  圆心O  圆中心的一点

  半径 r  圆中心的一点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都一样长。

  直径 d  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都一样长。

  直径=2*半径    半径=1/2直径


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3篇(扩展8)

——六年级记录春天的小报图案3篇

六年级记录春天的小报图案1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 苏轼《和董传留别》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 —— 纳兰性德《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 李清照《临江仙·梅》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 李益《宫怨》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 吴文英《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 王维《春中田园作》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芙蓉面。 —— 张可久《塞鸿秋·春情》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 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不知供得几多愁。 —— 石延年《燕归梁·春愁》


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3篇(扩展9)

——六年级语文日记3篇

六年级语文日记1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难道只是为了学会加减乘除?学会方程?学会函数之类的数学知识吗?

  不。我觉得学习数学最大的作用是为了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力。

  那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的、合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它不仅仅是学好数学必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拥有的能力。

  现在你知道逻辑思维能力有多重要了吧!

  那么,我们如何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呢?

  首先学习数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金灿荣曾经说过:学不好数学的人,就别谈什么逻辑了。

  其次,你要多看一些逻辑性强的书。如果你长时间接触这类书的话,逻辑思维能力自然就会提高。书可以专门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悬疑类的,还有数学笔记等等。

  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一般思维很活跃,敏捷、严谨,判断能力增强,而且不会变得很死板。数学好,认识事物更客观,性格也会变得更外向。

  当然咯,这些也不是绝对的。逻辑思维强的人,肯定比逻辑思维普通的人敏捷。但是,不通过训练,很难做到严谨有序。即使是性格内向的人,也比较容易改变,并且容易接受新的事物。

  所以以后别抱怨数学了,因为通过数学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会让你受益匪浅。

六年级语文日记2

  上了小学六年级以后,以前令人不快的事似乎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美好的回忆。在五年级以前,我每天每夜都盼望着早点毕业,早点结束这孩提时代,可是现在我竟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对过去充满了美好的回忆,或许,这就是即将离别的感觉吧。

  还记得在这段时光里,我们和班主任王春晖老师在开阔的草地上嬉戏玩耍,甚至比谁滚得远,老师和同学之间非常亲密。王老师教了我们四年的语文,我们听他的课就好像在欣赏一个个喜剧小品,从中我们记住了正襟危坐的孔夫子、命运多舛的司马迁、放荡不羁的李太白、壮志未酬的陆放翁……。我还喜欢回忆以前和季艺、张子轩游玩的“田园时光”:操场后面是一块开阔的田地,操场和田地之间有块夹板,我们就经常在夹板后面采蘑菇、玩耍,在树上采果子、纳凉,每节体育课,我会跟李秋妍、袁佳玟等去这些地方玩捉迷藏,我们还会在这里一起学习,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做科学试验,一起成长!

  但是现在搬到了北盐中,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草地“化”成了水泥地;王老师教了我们四年,现在也不教我们了;下课不能到楼下去玩耍,大爬网、小爬网、秋千什么的都没了,随之换上的是初中的单杠、双杠,我们知道,小学时光快结束了,接下来的是半大人的生活,我们不能再随心所欲,学习内容也将更深,说话做事都得有分寸,否则会招惹笑话!

  十分想念亲爱的北一小,你已经成为了我一块美好经历的结晶,十分珍惜小学时光,你已经成为我记忆里的甜蜜!

六年级语文日记3

  今天是星期天,老师带着我们二十几个同学去寻找曹仙洞。欢呼雀跃的.同学们一路欢歌笑语,就像刚飞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兴奋的心情难以*静。

  大客车开到山脚下,我们步行在乡间的小路上,欣赏着郊外的风光。蓝天白云,明媚的阳光下,小草、绿树生机勃勃。瞧!那边的紫云英,一片接着一片,像是一片红霞,又像是一片紫红的地毯。油菜花金黄金黄的,馥郁的芬芳引来蜜蜂“嗡嗡”地跳舞。一阵风吹来,油菜花随风舞动,似乎在欢迎我们呢!

  来到山脚下,我们开始攀爬前进,山路也越来越陡。好不容易爬上了一道坡,我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同学,就朝他们大声喊道:“加油啊,同学们!”后面同学挥挥手,毫不示弱地喊道:“我们就要追上你了。”

  经过一番艰难的跋涉,我们终于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可是,水声在我们的脚下,没有路,只有笔直的陡坡。这怎么下去呢?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手拉手,脚抵脚,团结一心,互相帮助,放慢速度一点点前行。终于,我们来到了曹仙洞。一道白色的水帘从崖壁中间倾泻而下,沿着蜿蜒的山势流向远方。山泉水清澈见底,我用双手捧起,喝上一口,真凉啊!还带着一丝淡淡的甜味。

  下山后,我们在田野里玩儿游戏,吃野餐。寂静的山村里回荡着我们的笑声。

  当太阳徐徐向西边滑去时,我们也踏上了回家的路程。这次郊游,不仅使我和同学间的感情更深了,还让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无限风光在险峰,最美的风景往往在你经历困难的后面等着你。


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3篇(扩展10)

——成长记录六年级作文 (菁选3篇)

成长记录六年级作文1

  下午一放学我便三步并做两步回到奶奶家,去陪陪香水百合。

  一进门,一阵浓浓的`芳香扑鼻而来,我随着芳香快步走进了小房间。我发现其中的一朵百合花已经趁我在睡懒觉时,悄悄地绽放了。百合花的花瓣向外展开,片片花瓣末端卷起,像穿上了一件白色跳舞裙。花瓣中间冒出了六根褐色的雌蕊,被高高举起,就像一双双胜利的双手,向世界欢呼。一阵风儿吹过,雌蕊摇摇欲坠。雌蕊有的横躺着,有的向下,还有的骄傲地仰着头!在这花苞里,最显眼最高大就是那一根雄蕊了!它被雌蕊们簇拥着,好像一位骄傲的皇帝。它的茎晶莹剔透,就像小姑娘娇嫩的脸。嫩得能掐出水来。我忍不住凑上前去闻了闻百合花,哇!真香啊!怪不得人们把它取名为“香水百合”!

  但愿美丽的百合花陪伴着我度过快乐的每一天。

成长记录六年级作文2

  时光飞逝,一眨眼我从那个爱哭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个一米八大高个的少年。我再也不爱在树下玩了。

  有一天放学,下了很大的雨,我又没有带雨伞,于是便想着淋雨回家,当我走出校门,雨下得更大了。雨,仍是不停地下着,到现在都没有挡雨的习惯,这时候,却有一个人,在我身边替我张开了一把伞,这边是给我生命的人。我回头望去,原来是父亲。此时的父亲,早已不是小时候牵着我手的父亲,现在的父亲,岁月沧桑都可在脸上,为了生活,他四处奔波。两鬓早已斑白,而我这时候才发现!

  又是一个周末,我又来到那棵树下,轻轻抚摸着他,这时候我握住一手阳光,以为他能驱散心中的暗涌可她在我的心里碎了,散了流逝的时间再也抓不住了!青春的小鸟掉下长不回的羽毛 虽然不免伤感,却庆幸我们还很年轻!

成长记录六年级作文3

  从幼儿园开始,我就特别喜欢书,妈妈给我买了许多的书,有”走迷宫,童话故事“等等,五颜六色的图片吸引着我,我不忍放下,妈妈给我讲书中的故事,我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吸引。

  上了小学,我学会了拼音,借助拼音,我可以读许多的书了,随着识字的增多,我更喜欢读书了。

  读书让我认识了读书、董存瑞等英雄,我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热爱自己的祖国。读科普书带我领略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的奥妙;神话故事书为我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中自由自在的地飞翔;作文书内容非常丰富,像一位小老师,教会我怎样写作文;寓言故事,浅显易懂,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因为爱看书,我把零花钱买了书,改掉了我乱花钱的坏毛病好书滋润我成长”腹有诗书气自华,书香滋润我成长“。

推荐访问:听课 语文 记录 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3篇 s版六年级语文听课记录1 听课记录小学语文六年级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