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威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推广,移动互联网及相关智能终端产品深入渗透在各个领域中。借助移动智能终端开展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工作,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而且能够满足学生在体育训练方面的实际需求,突破训练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便于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训练资源和指导。研究表明,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注重为学生提供移动学习资源,开展教学交互活动。
[关键词] 移动智能终端;
高校体育;
教学与训练;
智能化追踪系统
[作者简介] 国 威(1982—),男,山东济宁人,硕士,江汉大学体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营销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09-0000-04 [收稿日期] 2022-06-19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教学领域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逐渐基于移动智能终端设计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工作。由此反映出教学领域和时代都在发生巨大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移动智能终端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必须要注重灵活运用移动智能终端提升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在移动智能终端对高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具体运用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移动智能终端在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优势
基于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智能终端对当前的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能够通过相应的工具设备和手机环境获取相应的学习活动内容。这种学习方式具有便携性、互动性、及时性等特征,运用在高校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互动性
在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双向交流,因此,必须要注重改变以往互动不频繁的问题,借助移动智能终端建立教师与学生互动和交流的平台。教师可以建设班级群,针对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并将学生日常训练信息录制成视频发布在平台中,以便教师督促学生改正,及时获得教学反馈,针对这些信息进行统一的教学反思,不断优化教学策略[1]。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互动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督促学生加深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有助于滿足学生的体育训练需求
移动智能终端本身所具有的便携性和开放性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便。在开展理论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学生以往所能够获取的信息大多来源于书本,对教师的讲授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在新时代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借助移动智能终端,学生可以自由翱翔在移动网络空间中,根据课程要求,自由选择相应的体育学习资源信息。在这种广泛覆盖的网络环境中,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提前下载相关体育知识,在离线状态进行学习,有助于改变学生以往被动接受的状态,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源,由此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训练的积极性。
(三)有助于丰富体育训练内容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工作中,课堂时间十分有限,教师往往会选择集中教学进行讲授,导致学生的许多困难和问题没有在课堂内得到及时的解决。另外,教师会围绕课程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但课程资源往往具有局限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借助移动智能终端,有助于丰富课堂内容及学生体育训练的内容。要求学生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上安装相关App,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日常训练的状态和情况,发挥一定的督促和跟踪作用,且学生参与各项训练项目的实际情况能够在移动智能终端上进行统一的呈现,便于教师借助平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训练指导,对学生的各项信息数据进行统一录入和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2]。
二、当前高校体育网络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高校体育课程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借助移动智能终端丰富课堂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但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价值来丰富教学形式,未来还需要继续探索移动智能终端与教学工作之间的融合策略。
(一)教学资源设计缺乏特色
在利用移动智能终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许多高校体育教师往往存在拿来主义的问题,主要在于围绕课程目标,从网上直接收集相关的资源信息对其进行照搬照用,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和改写。虽然这种方式获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能够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但是在设计方面缺乏学校的自身特色,一部分课件为静态展示,缺乏动态信息,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部分教师没有针对学生的年级和性别发布相应的内容,因此,在内容设计方面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教学平台构建不够完善
一些高校体育教学在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过程中,并没有建设专业的移动平台,给资源设计和方案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一方面,手机系统和平台之间存在兼容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会采用统一的系统进行安装和使用,因此,易导致教师所提供的资源信息难以在学生手机上呈现,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并没有灵活利用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也会导致学生的困难和疑惑,在课堂中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
(三)教学内容设计缺乏层次
部分教师在发布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缺乏对学校实际情况的了解,仅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为学生提供课程相关的指导性资料,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在年龄和性别方面的各种差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接受和理解情况。由于所发布的教学内容缺乏层次和针对性,易会导致教师所构建的知识网络不够完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解决自身的问题,也会影响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和兴趣。对此,教师必须要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
三、移动智能终端在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运用对策
借助移动智能终端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能够收获更多学生的支持和认可,突破时空方面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源。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实际情况,包括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学生在认知和训练素质方面的差异,为学生打造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自主通过有效手段来获取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呈现方式,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现阶段的训练需求。
(一)基于移动智能终端开展体育课堂互动教学
在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开展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已经制作好的数字化资源,开展具体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课程的重难点知识[3]。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更加形象和生动,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所设计的课程资源,往往包括动作示范,教师可以与学生边讲解边互动,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向学生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帮助学生掌握各个分解动作,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加工,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提高对这些动作的记忆程度和掌握程度。借助移动智能终端开展体育课堂互动教学,能够促进体育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交流和分享,随时进行沟通。围绕学生在训练方面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
(二)基于移动智能终端设计体育学习资源
高校体育教师团队在设计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充分体现学校的特色,才能够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依托移动智能终端开展体育学习和训练的关键在于教师所提供的移动学习资源,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对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安排。首先,教师所设计的移动学习资源,必须要符合体育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围绕不同体育专业的课程要求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资源,以便体育教学顺利开展。其次,教师要从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确保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此作为出发点设计的学习资源,才具有针对性。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设计移动学习资源的呈现形式,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最后,要注意学习资源的格式和大小,以及兼容方面的问题。
(三)基于移动智能终端开展交互活动
为了鼓励学生更好地接受和认可体育教学和训练,借助移动智能终端积极开展交互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灵活掌握移动学**台的操作方法,在学校大力支持的条件下在线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对于学生所提出的疑惑和问题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比如: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存在发力点不准确和重心不稳的问题,仅观看视频可能会难以解决疑惑。对此,教师可以在线上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帮助学生掌握其中的技术要领,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视频资源,让学生开展相应的训练。教师也要灵活掌握即时通信工具的运用方法,借助即时通信工具,及时向学生发布教学任务和重难点知识,让学生在参与训练之前,能够做好相应的准备;
学生之间也可以借助即时通信工具进行信息交流,营造更为融洽的教学氛围。同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论坛,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供良好的场所和条件。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设置不同的讨论专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見和见解,并针对难以统一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鼓励学生围绕其他同学所提出的问题,将自己的意见发布在留言区。
(四)基于移动智能终端加强训练精细化管理
移动智能终端能够对学生的训练信息进行统一的采集和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跟踪监控的作用。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训练计划,包括长远训练计划和阶段性训练计划两部分。在制定完成之后,教师需要将计划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告知学生,让学生有效地开展每日的训练工作。借助移动智能终端对学生的训练情况和完成情况进行动态的追踪,教师可以借助平台进行全过程监控,清晰看到每位学生的训练情况,包括学生参与训练的时间、进度及平台所评估的效果。同时,移动智能终端平台可以将学生退出体育训练的信息及时进行记录,并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评估体育训练方案是否合理。通过采取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针对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便学生更快地达到训练目标。借助移动智能终端,对不同类型学生的体育训练开展精细化管理,教师必须要基于对每位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综合考虑学生身体素质和训练技能方面的差异,才能够更好地提高管理效果。另外,教师可以借助移动智能终端软件和系统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学生的训练负荷及身体素质。
(五)基于移动智能终端提升体育训练效果
移动智能终端对于高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重要性和优势不言而喻,对于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移动智能终端的音乐播放功能、视频拍摄功能、终端交互功能,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体育训练的效果和质量。对此,教师应该积极参与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真正地发挥移动智能终端的教学优势。首先,应督促学生定期参与体育训练,借助移动智能终端的音乐播放功能,在体育训练的各个环节播放相应的歌曲,帮助学生舒缓身心,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其次,可以借助移动智能终端的视频拍摄功能,拍摄教师的动作示范过程,便于学生在课后跟随视频进行模仿和改进,及时调整自己的动作。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训练拍摄任务,要求学生及时拍摄自己不同阶段的体育训练过程,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做出动态化的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更为完善的训练策略和方案。最后,教师要积极利用交互功能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借助各种平台,直接向教师私信求助,或与同学彼此交流和探讨训练经验,促使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状态,避免陷入训练误区。
(六)基于移動智能终端发挥学校保障作用
高校为体育教学与智能终端之间的融合提供了场地和条件支持,是开展体育教学和训练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的投入与最终的应用效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体育训练质量,学校应加大资金和人才方面的投入,推动学校移动智能终端的建设。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构建训练平台和教学平台,积极投入各项硬件和软件设施,结合体育专业不同的训练需求投入相应的训练设备,并定期对其进行维护。除了提高教学经费投入之外,应招聘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确保高校体育教学和训练平台得以顺畅的使用和运行。其次,学校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借助激励制度,大力引进一些骨干教师建立优秀的体育训练团队;
支持专业教师组织普通教师共同研究和设计学习资源,借助移动智能终端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帮助学生解答自身的疑惑和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教学成果之间的共享,有助于促进各个学校之间建立更加高效合作的机制,加快移动学习常态化,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真正改革,让学生在参与训练和体验之后收获乐趣,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创新。
综上所述,目前移动智能终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学习和生活的方式。通过将移动智能终端与高校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进行有机融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实际教学成效,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接入互联网,借助不同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能够对学生的实际训练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便于教师对教学工作进行统一的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学生的训练计划和方案,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兆龙,周丽云.移动智能终端下的高校体育网络教学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1):46-48.
[2]黄平.浅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教学观[J].亚太教育,2016(2):112+111.
[3]王茂利.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运动类APP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2019(3):48+61.
Application of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raining
GUO We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56,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mobile Internet, mobile Internet and related intelligent terminal products have been deeply penetrated in various fields. To carry out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raining with the help of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but also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students in physical training. The key is to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training space and time and provide students with abundant training resources and guidance. In this way, the quality and effe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ode, we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s and carrying out teaching interaction activities.
Key words:
mobile intelligent terminal;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raining; intelligent tracking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