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共同富裕 > 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的文化路径

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的文化路径

发布时间: 2025-01-22 17:02:15 来源:网友投稿

夏海燕

内容提要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要实现物质领域的共同富裕,精神生活领域也同样要实现共同富裕,精神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精神生活领域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实现基础与主要路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构成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内涵。在实现精神生活领域共同富裕的文化建设途径上,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借助新媒体技术,更好地厚植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
加快创造性转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消除城乡文化生活差距;
实施文化交流互鉴工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探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人民文化需求实现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2—23页。这充分表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不仅是物质领域的共同富裕,也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共同富裕。西方在现代化进程中注重物质财富的增长而忽视社会精神生活的共同发展,这是西方工业化后出现巨大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高质量发展,还要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用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来全面充分展现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与世界价值。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了飞速发展,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发展历史上第一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不过,精神文明往往并不是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更不是自然产生,那种认为只要物质富裕了就可以实现人的思想境界提高与精神生活富裕的观念是经济决定论的错误认识。历史实践证明,越是在物质生活不断富裕时,越不能忽略精神文明建设。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精神文化领域发展不充分与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区域、城乡与个体之间的精神文化生活差距进一步加大了物质生活领域的差距,并表现出更加隐性而持久的负面影响。精神贫乏不仅存在于传统理解的物质生活不富裕的群体中,甚至也存在于一些发达城市青年群体之中,这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形成巨大反差,反映出我们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上存在着文化建设方面的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与人民对精神生活的文化需要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阐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内涵,追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源头,探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路径,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生成中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这里的“精神的富有”与“精神富裕”是相类似的概念,反映出马克思较早关注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对人的精神生活带来的影响,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形成的矛盾与冲突。学界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精神富裕”的思想内涵: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精神文化紧跟或不滞后于社会实践和时代发展;
从狭义角度讲,是指某一群体、家庭或个人在知识水平、教育程度、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显现出的一种积极精神状态[2]汪青松:《社会主义精神富裕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总书记提出“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断后,学界对“精神富裕”这一概念给予了极大关注。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上,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共同性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同步”,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步;
二是精神生活自身的“丰富”,即人生观、世界观与主流文化的相容;
三是“共识”,即不同阶层之间、不同个体之间对共同富裕中若干重大问题存在共识[3]朱力:《正确认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国家治理》2021年第45期。。有的学者则从心理、文化、信仰3个维度,将共同富裕定义为“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生活,和谐多样、优雅文明、开放包容的文化生活,意义充盈、凝魂聚气、崇高笃行的信仰生活”[4]柏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意涵与价值遵循》,《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2期。。有的学者则将其定义为“国民个体文化权利之上的文化获得、文化参与、文化享受与文化发展机会上的丰裕和平等”[5]傅才武、高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与指标体系》,《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学界普遍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为一种样态,持类似的观点还有项久雨[6]项久雨、马亚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层次结构与实现进路》,《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6期。、范玉刚[7]范玉刚:《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文明型崛起的价值支撑》,《国家治理》2021年第45期。等。

我们认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既指我们对精神富裕或富有的理解,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求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得到了满足,个体的精神面貌呈现乐观、积极、理性成熟的状态;
也包括对共同性内容的理解,即从社会层面看整个民族有着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全社会有着理性客观的舆论氛围,全体人民有着崇德向善的价值追求。

2.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意蕴

长期以来,我们将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放在同等位置上来思考与对待,这反映出精神生活与文化建设的直接对应关系。文化是精神生活的存在方式与外在表现,精神生活是文化的内在动力与出发点。文化建设包括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与话语权、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诸多方面,是与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等相提并论的宽泛概念,是一项庞杂繁复的系统工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要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现实需要与发展诉求出发,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文化权益,让文化建设成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前提保障与基本途径。

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文化是人的创造,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基础,是人之权益的重要构成,与人生质量和幸福紧密关联[1]沈壮海:《文化图强的世界图景》,《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精神富有体现在作为主体的人拥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是指可以获得并享有能够满足其多样需求的文化产品,也包括个人在主体意志下对精神世界的外化与创造中实现其自身价值,将精神追求用于文化创作与传播,形成个性化文化作品与活动。因而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中,不仅需要多样化的文化产品供给和丰富的文化传播方式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需要深入把握精神生活的内在要求,加强人民文化产品创作、传播与享有的能力建设,从真正意义上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因为,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25页。这一根本目的。

文化发展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前提与保障。******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3]***:《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页。。文化建设为何如此重要,甚至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这是因为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西方国家从未停止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兜售隐藏在文化背后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特别是由消费社会、资本势力制造出的许多消费文化与精神欲望,以自私、贪婪、享乐、拜金来腐蚀人民群众的思想。倘若不能及时改善文化短缺状况,就会出现文化阵地失守、精神信仰混乱、思想观念变异等问题。根据意识具有指导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作用的基本原理,思想涣散会影响人民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化建设是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前提保障。

文化建设是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4]《***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310—311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文化事业,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者,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
发展文化事业,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道德支撑;
发展文化事业,能够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接受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以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不同地区富裕程度上的差异,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社会心态支撑;
发展文化事业,能够坚定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实现的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信仰支撑。

作为人类社会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需要丰厚的经济基础和坚实的制度保障,也离不开优秀文化文明形态的沉淀与指引。这种优秀文明形态不仅包括本国的先进文化,也包括人类历史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优秀外来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接受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润泽补给,经受了革命文化血雨腥风的洗礼锤炼,传承了无数优秀传统文化文明形态,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文化标识,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丰厚滋养。

1.精髓和脊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因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程中不断取得胜利的现实典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时代精神的彰显,两者交相辉映,形塑了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是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最强音。民族精神的核心要义是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家”与“国”同根同源、“有国才有家”的家国情怀是共同富裕进程中鼓舞中华儿女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惜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力量来源。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文化发展正依赖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阶级的文化品格,决定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同样,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与时俱进的,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特征相吻合。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现实见证。文化先进性体现在一种文化或文明形态是否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否体现历史发展规律,能否推动社会进步与人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见证了中国一步步强起来的历史,体现了社会主义这一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特征,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基础上更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形态。这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世界历史性是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而不断增强的,抑或说,随着“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而展现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现代化,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同向而交互作用的[1]陈宗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逻辑、原则与现实进路》,《江苏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进性”体现在批判性地汲取一切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并和本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有机结合起来,超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进性”还体现在,于包容吸收、引领提升社会主义社会各个阶层文化特质的过程之中,形成了兼容并蓄、反映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阶级的文化品格[2]颜晓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之维》,《东岳论丛》2018年第10期。。

2.赓续和传承: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革命文化基因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斗争中创造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革命文化的创造主体,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是革命文化赖以产生和成长的历史土壤。

革命文化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战胜艰难险阻的历史经验。精神谱系是一种文化内生的与其他文化有所不同的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正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从事革命斗争而形成的革命文化显著特征。这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斗争实践上的集中呈现[3]陈俊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生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年第22期。,更是战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的借鉴和力量。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这一初心使命是对伟大建党精神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传承。在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大国推进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汲取的正是从中共“一大”开天辟地到井冈山革命时期勇创新路等革命文化中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中的“实事求是”,是今天在共同富裕进程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1]***:《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的思想来源。

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精神上“醒过来”的历史见证。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近代中国国力的逐渐衰落,国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逐渐衰落甚至丧失,中华民族经历了从文化迷茫到文化反省再到文化自信的艰难而又曲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能够在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旧社会中冲破封建腐朽统治和殖民侵略的牢笼,其中最重要的是领导广大工农群众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理论进行了武装斗争与思想文化抗争[2]毛小杨:《当代中国视角下的文化民生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83—184页。。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中国共产党使广大人民群众认清了千百年来受压迫被奴役的原因,认清了一切反动阶级的统治本质,从精神上“醒过来”,争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中国的建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才不断得到增强,中国人将自己的荣辱穷达与国家民族的现实命运联系得更为紧密,中华民族形成了与国家兴亡共进退的革命文化的内在品格。

3.根基与源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传统文化基因

******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是实现物质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脉与源头。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是物质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社会的雏形。《礼记·礼运》描述了物质和精神富裕相统一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其间资源公有、共享,人人相亲相爱,鳏寡孤独无不得到悉心照顾,各享其乐。对这一和美社会的憧憬,体现了人们对安居乐业、“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太平盛世的强烈渴望。这一渴望在历史上潮涌绵延,从未止息:从《老子》的“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到《晏子春秋》的“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不以养嗜欲”,从康有为的“大同理想”,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从未止步。显然,这一理想源自“大同”,它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渗透于民心,生生不息,激励着无数中国人前赴后继,始终不渝地追求实现物质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想。

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在漫漫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不仅缔造了流光溢彩、璀璨夺目的物质文明,也锤炼出具有高度辨识度的精神文明,重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优秀传统,成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宝贵资源。《易经》中的“君子以自强不息”,孕育着积极向上、坚韧奋发、革故鼎新的精神气质,而******提出的“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的思想正是这种精神气质的当代表达。《论语·子路》中的“君子和而不同”推崇“和为贵”的价值观,把包容差异、求得平衡视为理想的和谐状态,这种价值观是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看待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心态基础。《论语·述而》中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义利观,倡导用“天理”即道德、理性、精神对“人欲”进行指引和控制的理欲观,都是引导共同富裕进程中“合法经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华民族对精神生活的重视还体现在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如儒家将“仁爱”“和谐”当成至高无上的理想追求;
墨家把“兼相爱,交相利”作为社会理想,提倡“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中“胸怀天下、利济苍生”的情怀,践行着新时代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担当。

4.交流与互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外来文化启示

文化交流互鉴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引入了先进理念。中华传统文化注重礼仪人伦,充满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本思想,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变化日新的进取精神、“经世致用”的历史责任感等。然而,重理想轻效用、重协同轻竞争、重继承轻创新的文化取向,也对中国走向现代化造成一定的阻滞。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化中这些不利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进行了有益补充。这些补充主要体现在观念上。“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人处理社会关系的传统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有很强的道德色彩,但过于重道德轻法律却显得感性有余、理性不足。从器物之学到政治之学,西方的民主法制观进入了中国,使得中国传统政治观念步入了“向现代化转型”的轨道。由此,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新局面,道德调节的“柔”和法律规范的“刚”共同保障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印度佛教文化丰富了中国人的平等与和谐意识,中国文化还汲取了***文化中的自由与平等思想,这些都成为我们今天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念来源。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强调“自由”的富裕,并不是同步富裕,是鼓励和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在致富道路上先行一步;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强调“平等”的富裕,是坚决防止两极分化,防止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富裕。

文化交流互鉴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注入了文化活力。如果一个社会始终保持一种单一文化,从表象看这个社会不存在差异性的文化冲突,但这种单一文化也容易使文化市场凋敝、文化产品贫瘠,人民对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需求显然无法得到满足。文化互鉴让人类在不同环境与国家形成的不同文化进行交流,也就使不同的人生经验、智慧和历史实践精华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形成多样性的文化生活空间。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一样,都能给人类带来福祉,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选择空间,文化交流互鉴正是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与价值选择。在理想信念以及社会规范等方面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对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以及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给予包容。因而在多样化文化生活中,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个体需要才有实现的可能,也才能更充分体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理想追求。因此,文化交流互鉴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多样的文化产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并在此基础上有助于提升整个国家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同时,在多样化文化生活中,人民群众更能在对比中认清自身文化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推动文化与文明的创新,并在创新文化中激发文化活力,形成新的文化自信自强。

实现精神富有、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与任务。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道路上,文化建设是主体与根本。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43页。。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扎下文化践行之根

要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全体人民拥有对社会生活的共同价值与共同家园,由此形成社会凝聚力,实现文化践行的根本目标。要在全社会形成以文化为内涵的凝聚力,就要探究社会凝聚力的由来,看到从观点意识及文化心理层面来说社会凝聚力的形成主要来自共同的价值观及共同的精神家园两个方面[1]张瑞才、范建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29页。。其中,共同价值观与共同的文化是凝聚力的核心,“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2]《***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321页。。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实现精神生活领域的共同富裕,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精神的共识理解与价值判断,保证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主导地位。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社会共识。文化的认同往往依附于文化产品,影响力较强的文化产品是传递民族认同、加强文化自信的载体[3]齐骥:《百年大变局下的国家文化治理创新》,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年版,第12页。。因此,要创作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阐释的文化产品,向各类媒体、公共生活空间、宣传阵地、各类人群全面覆盖,创新开展公益广告宣传,拓展微博、微信、抖音等网上传播平台,充分运用各类文艺作品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髓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文艺创作,大中取材、小中见大,推出一系列优秀电影、电视剧、小说、戏曲等,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人物,生动形象地传递积极的人生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知和认同,指引人民在追求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自觉摒弃泛娱乐化、恶俗化等不良文化,形成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追求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共识。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实践。日常生活是价值观念实现的归宿。作为个体观念世界的外化和呈现,日常生活构成了人所有探索实践和行动的母体[4]郭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20年版,第84页。。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引导人民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价值准则形成关于精神生活的正确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髓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人民精神生活紧密结合,构造起以大德成小善、以小善育大德的精神生活逻辑[5]张胜、王斯敏:《自信自强 走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光明日报》2021年11月18日。。注重“致广大而尽精微”,力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的精神生活,重视以榜样的力量感召带动人民群众,以身边的好人好事感动人们,滋养人们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文化氛围,使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自觉和生活日常。

2.借助新媒体技术,更好继承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理想信念之基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百年奋斗目标的红色基因,要借助新媒体技术,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革命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更好地奠定革命文化的红色基础作用,增强对党的执政地位的认同与支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与文化自信,使其成为增进人民群众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重大考验的精神支撑。

用好革命文化资源,增强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程中的政党认同。革命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蕴藏着“为谁斗争”“为何斗争”“如何斗争”的经验启示,是孕育新时代斗争精神的重要借鉴。利用现有的党史、军史资源,通过文学创作、舞台演出、市民讲座、互动参观等一系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革命文化发挥新时代塑魂育人的价值;
在青年群体中,运用AR、VR等新技术,让红色故事的传播方式实现从静态单一向动态多元的转变,让革命文化更时尚、更现代,让更多年轻人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用实力“圈粉”年轻群体;
持续推动“红色旅游”与多业态融合发展,加速推进革命文创产品的创新和生产。通过革命文化全新的呈现方式,帮助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从而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而奋斗的初心;
在历史认同、绩效认同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产生深沉的情感认同,进而形成坚定的政党认同。

用活革命文化资源,拓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红色文化时代内涵。革命文化能否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其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文化参与的深度决定了文化影响的广度,因此要不断开辟传播路径,创新传播方式,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催生的媒介新形态,增加革命文化产品的引领性、关注度和到达率。在江苏,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云上文物”展示平台正式上线,在平台上点击“开启”,可以即刻展开一趟革命文物之旅。平台上的“全部文物”“文物图谱”“文物时间轴”“收藏”等四大板块,囊括了每一件文物的影像和文字资料。同时,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还努力挖掘出文物背后的“一物一故事”,只需轻触文物图片,就能了解文物背后与之相关的英烈事迹。把革命英烈的事迹通过数字方式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曾经走过的这段血雨腥风的历程,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并将其转化为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中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重大考验的精神支撑。

3.加快创造性转化,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缩小城乡文化生活差距,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筑牢民族文化之魂

实现人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必须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让城市所代表的现代文明与乡村的传统文明实现创造性融合,筑牢中华民族精神富裕的民族文化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是联结城乡、东西部,缩小社会成员精神生活差距最坚实的文化基础与资源。我们既要在城市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创造,更要关注乡村中传统文明的传承发扬。要把城乡文明不同形态加以融合,用更富有创造性的时代形式来阐释与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我们在现代化进程和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形成澎湃不绝的文化创造之力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充裕内容。

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增加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民族认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1]***:《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求是》2022年第14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与当代文化并不矛盾,体现在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大放异彩。如,三星堆考古直播、海昏侯墓文物展等引发现象级关注,《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节目深受观众好评。这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如果能主动适应并融入当代文化,以与观众同频共振的方式展现展示,就可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从内心崇尚自己的文化,从精神深处建立文化自信自强和民族认同。在重点文物保护、文化典籍整理保护、中华善本再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组织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整理工程;
努力挖掘、弘扬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丰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加强乡土教育、民俗教育、文化传承教育、文化经典教育等,大力做好中华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和弘扬推广工作。

形塑乡村特色文化服务体系,缩小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城乡差距。悠久的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根脉,优秀的乡村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思想智慧,维系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集体记忆。扎实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乡村是关键。如果农村没有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农民没有高质量的文化生活,那么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关键在于以农民为主体,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与特色塑造,构建扎根乡村本土文化,形塑特色文化乡村的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城乡之间公共产品的供给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呈现出城乡差序的非均衡格局[1]孙钰:《提高乡村公共产品供给效能》,《光明日报》2019年6月18日。。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标准和水平之间的差距,需要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
依托乡村本土文化资源,利用乡村特色文化节庆、习俗、技艺等开展文艺作品创作,留存乡村的物质载体,焕活带有乡村特色文化印记的公共空间,鼓励村民在其中参与乡村集体活动的策划实施[2]孙彦斐、唐晓岚:《乡村振兴视阈下乡村文化景观的价值及实现路径》,《江苏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传承乡村生生不息的文化脉络;
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的普及,降低数字技术应用成本,提高农民群众的数字素养,让农民共享数字文化建设的成果。

4.实施文化交流互鉴工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探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人民文化需求实现之路

实施交流互鉴工程,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对外来文化采取包容、借鉴、吸收的态度,本身就是文化自信自强的一种深层次表达。一方面,兼收并蓄,提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程中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是坚定的文化自信自强的力量之源。始终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立场,同时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要求,吸纳世界各国文明之长,采撷异域民族文化之精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文化品格和气质,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将外来优秀文化产品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增长人民群众见识的同时提升其审美品位。另一方面,求同存异,提升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程中的中华文化影响力。作为文明源远流长的大国,中国要通过文化交流与互鉴,学会与他国进行“对话”。在与他国的文化交流互鉴中寻求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让中华文化为世界贡献智慧,用自己的文化助力人类文明的发展。在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勇气和尊严,尊重与理解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人类共同的情感,让世界了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背后的精神动力,与其他文明共鸣共振的同时,实现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文化追求。

坚持形式与内容的持续创新,探索发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明新形态与文化新业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过程中社会文化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既要向社会提供具有普惠性的精神文化产品,也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不同特点,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实现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文化产品的供给与服务上,要促进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力度与均等化,消除文化消费的不公平与不平衡;
在文化创作与传播上,要适应新媒体与自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丰富文化创作形态与传播视域,增进人民在精神领域的主体性发挥与全面性发展。具体而言,要进一步统筹协调、共建共享,优化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
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让更多老年人享有更便捷、更优质的晚年文化生活;
面向残障群体,打造无障碍服务体系,支持盲人图书馆等特殊文化服务。创作交互性强、吸引力大、体验感好的文化作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完善群众反馈机制。始终用改革创新的工作作风与态度,不断探索发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文明新形态与文化新业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寻求更好的实现途径与方式。

猜你喜欢共同富裕精神生活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9期)2022-10-25虎虎生威见精神文萃报·周二版(2022年5期)2022-02-18Palabras claves de China今日中国·西班牙文版(2021年12期)2022-01-01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拿出精神学苑创造·A版(2018年7期)2018-08-07生活感悟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无厘头生活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推荐访问:精神生活 路径 共同富裕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