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读后感 > 2023《时间机器》,读后感,菁选2篇(完整文档)

2023《时间机器》,读后感,菁选2篇(完整文档)

发布时间: 2025-04-23 19:35:17 来源:网友投稿

《时间机器》读后感1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是英国作家赫·乔·威尔斯所著的《时间机器》。第一次提出了“时间旅行”这个概念,向人们展示出未来社会上演的人吃人的悲剧画面是一部惊心动魄、发人深省的警世预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时间机器》,读后感,菁选2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3《时间机器》,读后感,菁选2篇(完整文档)

《时间机器》 读后感1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是英国作家赫·乔·威尔斯所著的《时间机器》。第一次提出了“时间旅行”这个概念,向人们展示出未来社会上演的人吃人的悲剧画面是一部惊心动魄、发人深省的警世预言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作者的一个朋友“时间旅行者”发明了时间机器后口述了穿越到802701年时的冒险旅程。那时的地球,人类已经分裂成为两个不同的种族——柔弱的埃落伊人和野兽一样的莫洛克人,两种人最后都灭绝了,所有生命随着太阳的变冷而凋零了……这本书反应了当时英国社会中下阶层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对当时社会不足之处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今天也有人觉得本书中未来的人退化是因为环境破坏而导致的。

  是的,现在社会环境被破坏,空气质量正在不断的下降,这都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弊端呀!树木被砍伐、动植物在灭绝、环境在被破坏、天空在变污浊……人类正面临着第6次生物大灭绝!这都告诫我们破坏环境的后果是十分严重、对人类影响巨大的!

  近年来,“神十”飞天、“蛟龙”入海、“辽宁号”航母出仓……*的科技在不断进步。现在*gdp总值世界排名第2,各种科技技术也在大幅提升。我们的新*正在渐渐崛起,向世界迈进!

  但人们的保护环境的意识仍然有待提高。如近年来北京的雾霾天气影响极大,据研究,这雾霾都是没保护好环境所引起的。气候变暖、臭氧层破洞、冰山融化……都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

  环境保护,是人们必须做到的。这样才不会让本书中的那种未来悲剧成为事实,所以现在,我们一定要做出行动来,让我们的*更加富强!

  这本书可以理解成很多种意思,寓意也都很深刻。总而言之,我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就是在警示我们,要让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美好!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家园!

《时间机器》 读后感2

  这次的读书活动,我们非常有幸,读到了科幻小说的创世之作《时间机器》。《时间机器》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位时间旅行者自己组装了一台时间机器,并亲自操作这台机器穿越了时间,来到了未来——公元802701年,见证了当时的人类进化结果。对于人类的未来与世界的末日,可以读出深深的悲观与无奈。故事情节简单,但考虑到本书的出版时间1895,距离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还有十年,那么书中的一些理论设置就相当惊艳了。

  比如,书中提到的空间的第四维度是时间。

  比如,书中假设工人阶层长时间居住在地下,缺少光线刺激,造成了眼睛很大,没有眼睑,对光线极其敏感。而生长在地面上的贵族则由于无所事事,每天只知道欣赏音乐艺术,从而退化为肉嫩肤白的“傻白甜”。

  比如,书中假设世界过了几十万年之后,由于潮汐的作用,而导致星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星座发生了巨大的位移而无法辨认。现代的科学家已经验证了,几十万年之前的星空与我们现在的星空是完全不同的,几十万年之后也是如此。

  比如,书中假设世界的末日场景,是一轮很庞大很庞大的太阳烘烤下的海水,让我不得不想到《流浪地球》书中设置的背景。

  可以说,科幻小说的想象不是脱离了现实的任意设定,它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可以说科幻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建立在严谨的逻辑基础上的想象,这种想象往往能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参考价值的预见。如潜水艇、机器人、人工智能、宇宙航行等,都是在科学发明尚未出现的时候,科幻小说里就已经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而科幻小说与魔幻小说、穿越小说最大的区别,还在于它对于人类当下的深刻反思。科幻小说超越现实,但它所触及的都是现实还没来得及处理的问题,比如本书中重点描绘的正是维多利亚工业时代造成的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两极分化阶层对立的.现象,它用一种放大的结果给人们展示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反思。有一种说法,科幻小说比现实主义小说更接近这个世界与社会的真实,更具有深远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见一斑。

  另一方面,科幻小说还兼具有科普读物的意义,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读过的一本书《冲向人马座》,那本具有*特定色彩的科幻小说,让我对壮丽的外太空充满了一种憧憬,也让我在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了什么是原子、什么是电子、什么是重力,什么是重力加速度,什么是超新星,什么是黑洞等等。我常常在想,如果把我们的高中物理课本用科幻小说的方式写出来,说不定物理就不会成为文科生最头疼的学科了。

  科幻小说从1895年的工业时代,一路走到今天,早已经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而由这些科幻小说所改编、创作出的影视作品,也有很多很多。突然想起我小时候曾经看过的一本书,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我一直到现在都记得里面描绘的通话器,那是四十年前描绘的手机雏形。还有能钻到人肚子里的医疗机器人,在四十年后的今天,也早已经成为现实。

  我读过的科幻小说有限,据说,几乎大多数的科幻小说中的事物都成为了现实,机械手表,铁皮船,机器人,不用火就能做饭的,水管里自己出来水,手机,飞机,飞船,火车等等等等。40年代时科幻小说中描写计算机、火箭与核武器,10多年后全部变成现实。 1944年底美国发表了一篇科幻小说,精确地描述了原子弹的功能。小说当即引起了美国军方的强烈震动,为此展开了一场调查。调查结论是,不存在任何泄密行为,小说中的描写只是作者幸运地“推测”出来的。几个月后,世界上第一颗真正的原子弹爆炸了。

  人类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将梦想变成现实,多读一些科幻小说,多一些对当下与未来的思考、探索,多一些科学思维,多一些科学人文精神,这是我们都需要的。

推荐访问:读后感 机器 时间 《时间机器》 读后感 菁选2篇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