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0文档网>专题范文 > 党课下载 > 2022年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看作风建设发展史党课讲稿

2022年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看作风建设发展史党课讲稿

发布时间: 2025-01-22 16:59:3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看作风建设发展史党课讲稿,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看作风建设发展史党课讲稿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看作风建设发展史党课讲稿5篇

第1篇: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看作风建设发展史党课讲稿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_1000字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学校组织了一次关于中国共产党发展艰辛的文章。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在中国正式诞生。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实力十分的弱小,但是中国共产党人没有退缩,他们在不断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吸取总结经验,在不同地区进行着宣传。直到广州的黄埔军校的建立。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合作,发动了北伐战争。在北伐战争中涌现出的叶挺等共产党人发扬了共产党人吃苦耐劳英勇顽强的精神。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个危机——蒋介石的叛变。随着蒋介石的叛变。北伐军中的中国共产党遭到了残害。无数的共产党人牺牲了。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巨大损失。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发展的弊端,于是决定建立自己的武装政权。于是在朱德等人的领导下,成功发动了南昌起义。紧接着大大小小的起义不断发起。

中国共产党终于迈出了一大步。随着秋收起义结束不久,中国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岗山根据地。但是国民党意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巨大威胁。决定将中国共产党扼杀在摇篮中。对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数次围剿,但共产党通过自己的顽强拼搏粉碎了蒋介石的数次围剿。这持续到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围剿。但是由于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共产党人损失惨重被迫撤离了根据地。但是国民党早已在红军撤离的必经之地埋伏下了重兵,红军靠着不怕死的精神,突破了数道封锁线,来到了遵义。在这里共产党领导不断反思,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终于通过共产党人的自醒,明白了事情失败的大海捞针因。撤销了博古等人的权力,推举出了毛泽东等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红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从国民党的魔掌中逃了出来,在陕西又建立了新的根据地,保存了革命力量。直到抗日战争爆发。中共再次合作。虽然共产党的人少,装备差,但是却是牵制日本军队的主要力量。中国共产党灵活的运用游击战术,逐步蚕食日本人的力量,并不断发起类似百团大战的战役,使小鬼子们闻风丧胆。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中国又陷入了分裂的危险。国民党企图分裂中国。并且对共产党根据地发动战争,挑起了内战。中国共产党凭借着人民的帮助,逐渐由被动到主动,并且发动了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的有生力量,渡江战役的爆发——标志着国民党的垮台。1949年10月1日,中国终于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独立了。

建立了自由民主的新中国,但是美国并不想让中国成立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尤其是抗美援朝这场战争,它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但是,由于毛泽东的错误判断,使林彪江青有机可乘,发动了*****,这使中国的发展倒退了五十年。并且无数的有志之士被迫害至死。终于,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瓦解,中国结束了这段灰暗的世界。1978年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它是中国的巨大转折,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从此时开始,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由原来的颓废发展起来,一个个奇迹由中国创造。纵观近代史,我们明白是共产党带领我们不断发展进步。我们要记住共产党,并拥护它的统治。

第2篇: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看作风建设发展史党课讲稿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方面是内部危机日益严重、正在走向衰落的清帝国;

另一方面是有三百年殖民地经验的西方国,它们获得新的扩张动力,并对古老的中国虎视眈眈——中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2、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整个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当时中国与西方的交往是从贸易开始的,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工业品的输人有着顽强的抵抗力,再加上清廷在外贸政策上的严格限制,因此英国的工业品在中国不能获得广泛的销路。这样,在中英贸易中就形成了中国出超,英国入超的局面,而且这种逆差越来越大。这是英国资产阶级所不能容忍的。英国人决心改变这一局面。鸦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输进中国的。鸦片战争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发展的进程,中国社会的发展逐渐脱开原有的轨道,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一是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

二是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3、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从1840年至1919年,是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之所以称之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由于它带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并由资产阶级领导。

19世纪20年代,旧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这种局面做出了不懈努力. 当中包括地主阶级洋务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结果怎么样?——都失败了。孙中山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呼喊。

面对这样的境遇,中国人不禁要问:“路在何方”。

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震醒了中国的苦难弟兄,带来了一剂治理中国的良药——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一个新的政党即将诞生,这个党就是中国共产党,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她将带领着这个国家重新站起来,并实现新的崛起。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1、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阶级基础)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思想基础)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

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首先是从陈独秀和李大钊开始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党的一大 1921年7月23日

1921年7月23日晚8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望志路一○六号开幕。

出席会议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包惠僧、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共十三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可尔斯基出席会议。

会址是李汉俊之兄李书诚的家 嘉兴南湖游船

关于党的诞生纪念日的由来 :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7月1日为纪念日。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要求各抗日根据地在“七一”采取多种方式举行纪念活动。

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制订了我党的第一个纲领。规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达到共产主义”。大会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由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新型政党,她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其行动指南,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它的成立,不但使中国工人阶级有了坚强的战斗司令部,同时也使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从此,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长

党的二大 1922年7月16日一23日

时间、地点:1922年7月16日一23日,党的“二大”在上海召开。开幕式地点是英租界内成都路铺德里625号李达家。

代表人数:到会代表12人,代表全国党员195人。

中心任务:讨论和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第二届中共中央执行委员:陈独秀 李大钊 蔡和森 张国焘 高君宇

大会宣言明确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高纲领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制,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机会。”

最低纲领指出:“消除内论,达到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样,党就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党的三大 1923年6月12日—20日

1923年6月,党的三大在广州召开。

大会的中心议题:讨论国共合作,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问题。

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正式决定全体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同时保持政治上和组织一的独立性。

大会选举了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由陈独秀、毛泽东、罗章龙、蔡和森、谭平山5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委员长。

主要历史功绩: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政策,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大大加快了中国革命的步伐。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大会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国民党一大的成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这次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很快开创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

国共合作建立后,革命运动的恢复的发展表明,全国性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为了迎接全国革命高潮,我党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革命运动的领导问题。

党的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党员994人。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问题。

⑴它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问题。

⑵它为即将到来的革命运动新高潮作了政治上、组织上的准备。

四大选出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组成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

党的四大结束后不到两个月,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引起全国人民的巨大悲痛。国共两党组织各界人民举行哀悼活动,广泛传播孙中山的遗嘱和革命精神,形成一次声势浩大的革命宣传活动。国民革命的呼声在全国各地更加高涨。一场新的大规模的革命风暴就要来临。

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是从1925年的五卅运动开始的。

统一战线的建立,迅速地掀起了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但是,在这次大革命的过程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犯了“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错误,对统一战线内部的地主、资产阶级分子的妥协性、反动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革命力量同他们作坚决的斗争。结果,当蒋介石、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先后“四一二”叛变和“七一五”叛变时,我们党措手无策,不能组织有效的反击,导致了第大革命的失败。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杀,全国革命势力受到严重摧残。党员数量急剧减少,由万多人减少到1万多人;
全国工农运动走向低沉,相当多的中间人士同共产党也拉开了距离。

党的五大 1927年4月27日—5月9日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参会代表82人,代表着57967名党员。

第五届中共中央局常务委员:陈独秀 蔡和森 张国焘 瞿秋白 李维汉

这次代表大会是在这是在非常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大会,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半个月后举行的。是在大革命的紧急关头召开的。中共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作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陈独秀虽然作了一些检查,但没有真正改正错误。仍选举他担任党的中央书记因此,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国民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建立了新军阀的反动统治,对共产党人和革命者实行极其残酷的镇压。仅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屠杀了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万多人。但是,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杀绝,他们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

八一南昌起义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大革命惨痛失败的历史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军队,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极端重要性。面对着当时的严重政治形势。为了挽救革命,七月中旬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改组中共中央,成立临时中央常委会,陈独秀停职,常委由周恩来、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李维汉组成临时中央决定在南昌奉行武装起义。周恩来被任命为前政委员会书记。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八七”会议 ——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着名的八七会议。

会议的主要成就:

①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②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八七会议上提出的着名论断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③会议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秋收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湘鄂赣粤各地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起义先后爆发。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党在全国各地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开始进入创建红军和发动土地革命的新时期。

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组织了中国式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在军队中建立了党的组织,并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1927年10月,秋收起义的部队转入井冈山。1928年,朱德带领起义的部队到井冈山会师,创立了红军第四军,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3年,全国红军发展到33万人,共产党员也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1万人发展到30多万人。

党的六大 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84人。第六届中共中央常务委员:向忠发 苏兆征 项英 周恩来 蔡和森

大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在一系列有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上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大会指出,中国仍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当前的政治形势是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

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革命的第二次低潮

从党的“六大”以来,李立三实际上主持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开始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在全党的统治。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推行,使刚刚发展起来的革命力量正受重要损失。六届三中全会基本上结束了立三“左”倾错误。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党内的“左”倾错误,特别是王明冒险主义,几乎使城市中有组织的革命力量损失殆尽。党中央在城市站不住脚,1933年,被迫撤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一方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在1934年10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当红军到达陕北时,全国红军由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左右,共产党员由30万人减少到4万人左右。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1、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2、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和组织问题的会议;

3、它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党的七大 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

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代表全党121万党员。

突出贡献

1、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

2、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3、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团结。

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 刘少奇 周恩来 朱德 任弼时 陈云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蒋介石依赖美国的援助,拒绝我党和全国人民关于实现和平民主的正义要求,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以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和革命实践的发展,充实和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政策,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提出了“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其反革命的两手。在武装斗争总题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在内战中不断发展壮大,仅仅经过3年多的英勇奋战,就消灭了蒋介石的800万军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我们党发展为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执政党。

党的七届二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醒全党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要在革命胜利后保持党的优良作风。毛泽东特别强调了“两个务必”,即: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毛泽东的《报告》是一篇具有重大意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献。它完满地解决了我党夺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和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使全党在革命转变关头,在政治上、思想上作了充分的准备。

党的二中全会后,3月25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村迁至北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党的八大 1956年9月15日—27日

中共八大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 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

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 刘少奇 周恩来 朱德 陈云 邓小平 林彪 陶铸 陈伯达 康生 李富春

第3篇: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看作风建设发展史党课讲稿

辉煌成就和历史性进步——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 

求是杂志

胡锦涛***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科学分析了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基本实践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提出了党和国家今后工作的总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作出重大部署,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明确前进方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学习领会胡锦涛***重要讲话精神,回顾党和国家走过的很不平坦的道路,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不懈奋斗的10年;
是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10年;
是波澜壮阔、气吞山河、极不平凡,中国社会发生新的深刻历史性进步的10年。

    总起来说,我们党坚持基本路线,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坚持并不断发展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巩固和发展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并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具体讲,主要有以下一些标志性成就和进步。

    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期

    党中央、国务院清醒认识新世纪新阶段的重要特征,牢牢把握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针对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变化新情况,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突出表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经济发展活力全面迸发。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进一步破除不利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营造依法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优势进一步彰显。国有经济通过改革重组和布局调整,主导作用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鼓励、支持和引导下健康发展,补充作用充分发挥,经济贡献不断扩大,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历史性转变。进一步消除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制造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现代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连续4年超过东部地区,区域发展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城乡结构和城乡关系出现了历史性转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要科学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推动了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型,科学发展的优势日益显现。国民经济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体系基本建立,宏观调控工具和经验更加丰富,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不断增强,统筹兼顾全体人民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宏观调控优势进一步彰显,有效避免了市场机制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国民经济连续10年保持了10%以上的年均实际增长速度,在世界经济剧烈动荡中创造了持续较快增长的中国奇迹。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超过英国和法国,2008年超过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综合国力连续迈上大台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新中国缔造者们确定的赶超目标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二、民主法治持续进步,人民依法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发挥,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最富活力的时期

    党和国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巩固和发展了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突出表现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重要决策事前进行政治协商成为制度,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主题写入党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巩固。确立代表制民主与基层直接民主相结合的民主建设路径,积极推行城乡社区直选,基层群众自治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一步落到实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不断丰富。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各级人大“开门立法”,政府部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公共事务听证成为常态。进一步实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落实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公务活动越来越置于法律和公众的监督之下。社会主义民主渠道不断拓宽。党政干部走进基层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充分运用网络问政于民,公民通过媒体和网络发表言论、表达利益诉求,促进了一些法规的废止和出台。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更好保障。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物权法颁布实施。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法治政府建设步伐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进一步保障了社会公平正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和兴旺发达奠定了法制根基,成为党和国家在各种风浪冲击面前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平稳前进的重要保障。

    三、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推进,人民享有愈来愈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发展的时期

    我们党科学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顺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正确把握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一系列指导文化建设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突出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日益发挥出兴国之魂的强大力量。深入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持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更加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深入人心,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激励我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荣辱观日益发挥引领风尚的作用。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度、全方位推进,取得突破性、历史性进展。出版、发行、电影、电视剧和地方有线电视网络等领域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基本完成,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和新闻网站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更富活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两轮驱动、两翼齐飞,实现大跨越、大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取得可喜突破,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完成。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相互融合日益加深,新兴文化业态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和大型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日报总发行量、图书品种和总印数、电视剧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电影产量位居世界前茅,进入了新闻出版影视大国行列。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扭转了版权贸易长期逆差的局面。初步形成了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我国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是人民生活持续显著改善的时期

    我们党清醒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进一步明确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社会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突出表现在:在改善民生方面做出极大努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历史性跨越。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连续5年超千万。2005年以来全国财政教育支出增长近10倍,城乡全面实现了9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民基本医保制度框架基本形成,正在走出一条以自己的方式解决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的路子。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制度已覆盖城乡。中央加强政策调控稳定住房价格,建立住房保障制度,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60%以上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持续取得新进展,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网络。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2002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8倍,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着力缩小贫富差距,和谐发展取得明显进步。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以按劳分配为主、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各种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格局基本形成,以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制度框架初步建立。中国农民结束了2600年种田交税的历史。最低工资标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国家扶贫标准普遍较大幅度调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党政部门开展大接访、大走访,认真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处置能力逐步提高。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急剧转型过程中,社会大局始终保持稳定。

    五、成功举办大事、要事,从容应对急事、难事,经受住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验,是中国优势在国际比较中集中彰显的时期

    我们党积极应对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进一步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带领全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大爱无疆的伟大民族,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突出表现在:我们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西方经济深陷困境、全球经济普遍疲软、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迅速出台并不断完善稳增长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我国经济率先回升向好,并向内生自主增长方向转变,成为世界经济恢复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器,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我们夺取了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重大胜利。面对突如其来的传染病疫情、特大地震、特大山洪泥石流、雨雪冰冻等严重自然灾害,党中央果断决策、沉着应对,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子弟兵舍生忘死、冲锋在前,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本质得到充分彰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体制优势得到充分发扬,创造了防灾救灾、灾后重建的人间奇迹。我们排除了境外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依法处置西藏拉萨和**乌鲁木齐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迅速控制事态发展,保卫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一系列推动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政策举措,雪域高原、天山南北呈现出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喜人景象。我们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规模空前的上海世博会,“神舟”飞天、“嫦娥”揽月、“天宫”对接、“蛟龙”探海、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捷报频传,一次又一次让世界惊叹、让中国骄傲,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我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民族复兴展现出无限光明的前景。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经验,进一步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巩固。

    六、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发展道路吸引力增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是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的时期

    我们党科学研判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准确把握中国与世界相互依存日益紧密这一显著特征,顺应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新兴大国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得到世界公认。突出表现在:我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大幅上升。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第二大贸易进口国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第五大对外投资国和最大新兴市场,2003年至201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加强对华关系日益成为各国政策主流,中国与各大国开启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历史进程,同周边国家利益交融进一步深化。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坚持维护联合国及安理会权威,积极承担应尽国际责任,参与多边机制建设和改革进程,积极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努力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在世界重大经济问题上的观点和态度引起各国关注,在反恐、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和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成为国际协调与合作的重要一方,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发挥了独特的建设性作用。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世界瞩目。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积极推动建立更加平等、更加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加强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加大对外援助力度,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权益。倡导建立上合组织,在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上树立了典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正在深刻影响着中国和世界。

    七、党的建设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进一步彰显,是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实现历史性进步的时期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深刻变化,我们党紧密结合治国理政实践,以改革创新精神,按照党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一条主线、五个重点”的总体部署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得到更好发挥。突出表现在: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党中央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概括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它们郑重写入党章。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保证了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更好地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自觉经受“四个考验”、防范“四个危险”,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等活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涌现出数十万先进党组织和数百万优秀党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能力明显提高。推进了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中央政治局带头向中央委员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推行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人产生机制。继续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比例,改善候选人提名方式和扩大差额比例。大力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发挥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作用。推进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创新干部管理体制,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推行公开选拔、公推直选,健全来自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制定修订党内重要法规制度,初步形成巡视监督网络,舆论监督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解决了一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回顾辉煌成就和历史性进步,展望充满更多机遇和挑战的前进道路,我们更加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作者:秋石)

第4篇: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看作风建设发展史党课讲稿

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简介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代人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简介,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简介篇一 九十五年风雨兼程,九十五年星光闪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不平凡的历程。90年来,历经风雨的中国共产党,从当初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近8000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党和国家的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梳理党的历史,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栩栩如生,刻在我们心里的那一些记忆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1、从五四运动到“南湖会议”(党的创立时期 1919.5.——1921.7.)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救亡图存”斗争的屡遭失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政治上的觉醒,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的传人,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干部基础。在各种条件具备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到“七.一五分共”(国民革命时期 1921.7.——1927.7)

1924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但由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放弃了对同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致使国民党右派势力得逞,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从挺进井冈山到“七七事变”(土地革命时期 1927.7.——1937.7.)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两次生死攸关的大转折:第一次是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中国共产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成功的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第二次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遵义会议的召开,停止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

、第二次国共合作到抗日胜利(抗日战争时期 1937.7.——1945.8.)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芦沟桥事变”,点燃了全面侵华的战火。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地推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并历经八年艰苦抗战,打败了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从重庆谈判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战争时期 1945.8.——1949.10.)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不顾全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的反对,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和各民族党派的支持下,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从争取国民经济恢复到“三大改造”完成(向社会主义过度时期 1949.10.——1956.12.)

1949年到1952年,面对满目倡痍、白废待兴、茅盾重重的困难局面,中国共产党遵循“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成功地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从1952年开始,又展开并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从“大跃进”到“八字方针”制定(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1957.——1965.)

从195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也出现了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从批“海瑞罢官”到粉碎“***”(*****时期 1966.——1976.3)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指导下,加之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出现了“*****”这样历时十年的全局性内乱,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和损失。

、从“两年徘徊”到十一届六中全会(拨乱反正时期 1976.——1981.)

1977年粉碎“***”后,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使社会主义建设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路线,并开始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工作,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的制定并通过,标志着拨乱反正工作的胜利完成,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实现了第三次转折。

10、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六大(改革开放新时期1982.——)

从党的十二大到十六大,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两代领导班子的顺利交接,在对毛泽东思想继承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理论体系,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1982年9月12大: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四化和高度文明、民主);

1987年10月13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

1992年10月14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99年15大:明确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任务;

002年11月16大:提出三大任务(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在十六大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明确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党的目标和加强当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的五大任务之一,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

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领导全国人民改革开放,奋斗进取,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现在的科学发展观。我国实现了科技从无到有,经济从贫到富,综合国力从弱变强,一步一个脚印,从各方面取得了不朽的成果。

第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党的建设之本,坚持毛泽东思想,同时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水平。

第二、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制定科学的理论和方针、政策,使党的全部工作于中国的发展规律相吻合

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一路走来,从小小的一个组织慢慢壮大,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中心开始,一路风风雨雨。新中国成立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时时刻刻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与我们具体实际相结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关乎着党的生命,只有坚持才能创造出更具活力的政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国人民的团聚力和向心力

从大革命时期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开始,到抗日时期建立广泛的爱国抗日统一战线,再到改革开放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我们始终坚持爱国统一战线。同时也通过中国政治人民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制来增强中国人民的团聚力个向心力。

第五、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重视党的建设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才能使我们的党更具活力与生命力。

在90年前,中国正处在风雨如磐、长夜难眠的黑暗年代,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此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序幕。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统一的总方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制定抗日救国的纲领,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道路。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并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新纪元。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愈战争创伤,调整就中国的经济结构,使整个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在党的总路线指引下,我国大规模地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为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坚持改革开放,并紧紧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国家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多年来,我国的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一。基本建设大规模展开,某些高科技领域也取得进展,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显然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之一。在国际上,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也改善了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中国经济在2009年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并对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今天,我们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这充分体现了人才的重要性,大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保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加强对高校党的建设,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紧密结合实际,实现重点突破。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特别是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必须更新思想,转变观念。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学校党建工作必须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质量、水平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必须把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使党的工作有机融合,渗透和体现在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项工作任务中,并以这些工作的成效和事业的发展衡量和检验党建工作的效果。

5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自己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全体共产党人永远铭记。

进入新世纪,我们见证了2001年中国的入世,载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北京奥运成功举办,上海世博圆满成功……政治、经济、外交、交通、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的成就不断向前迈进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像党走过的道路一样,我们要牢记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争当先锋,干难事、实事,我们的校园生活也将变得更加美丽。

  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简介篇二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代人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

0年风雨历程充满艰辛与坎坷。我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其历史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和力量,也失去了无数革命党人的生命。通过一段时间阅读有关党的历史,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共产党在民不聊生、破败不堪的旧中国诞生,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民主的新中国,到今天有了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好局面,90年风雨历程充满艰辛和坎坷。我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其历史凝聚着无数革命领导人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在建国以后,党领导各族人民继续前进,战胜了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威胁、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安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又做出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决定。这充分证明我们的党与时俱进。

虽然在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上,从大跃进到*****,中国是在退后,但是中国共产党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用实际行动纠正了错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这些错误代价换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国经济连续二十年腾飞的奇迹,而且这种奇迹还是继续。共和国发展的历史上,我们的党员是走了些弯路,邓小平说:“我们从大跃进到*****,犯了二十年的错误”,但是我们的党认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用实际行动纠正了错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这二十年的错误代价换来了十一界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国经济连续二十年的腾飞的奇迹,而且这种奇迹仍在继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建设,这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共产党是人不是神,在人类未知的事业的摸索和实践中犯一些错误,走一些弯路都是难免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党是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英明的党。

建国初期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和谐发展的中国;面对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未来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中国和中华民族。尊重历史、立足眼前、放眼未来,只有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读完这饱含深刻意义的党历史,知道党的思想是博大精深、实践是永无止境的,其次就是要更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多方面充实自己,然后全身心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党服务。经过党史学习,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党,以及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即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学习党史使我明白当前我们的任务是拥党、立志、向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应当拥护党,努力学习、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与一切反党反人民的行为做斗争。在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一切都在迅速发展,我们青年人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积极努力。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应当肩负起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过硬的本领,同时要有坚定的立场和正确的思想认识。我们平时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使自己成为一个文武兼备之才。

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社会注意荣辱观,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也必须坚持,认真学习,善于运用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纪国法,坚决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另外,我们还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的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端正自己的行为,明确自己的目标。最后,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我们的社会建设成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就更应该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看待名利、权力和地位,勤奋、努力的学习,努力地培养自己创新精神,要甘于奉献,不断加强党性锻炼。

赵槿槿

  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简介篇三 一、党的创建时期(1919.5-1923.2)

1919年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造就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骨干,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工人阶级也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50年春,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酝酿建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先后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以及东京、巴黎等地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为建党作好了组织上的准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1922年7月,党召开了二大,制订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在党的领导下,1922年初到1923年2月,全国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群众革命运动也开始发展起来。“二七”惨案后,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使党进一步提高了对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必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二、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1923.2-1927.7)

1923年6月,党的三大确定了建立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并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召开了有共产党员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改组了国民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创办了黄埔军校,建立了国民革命军,统一并巩固广州革命根据地,尤其是以“五卅”运动为标志的工农运动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矛头直指占据中国广大地区的北洋军阀。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了北伐先遣队叶挺独立团,并组织发动工农群众支持和配合北伐军,对北伐的胜利进军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北伐的推进,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农村大革命。1927年4月,蒋介石公开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汪精卫集团实行分共。国共合作破裂。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屠杀。大革命遭受失败。

三、土地革命时期(1927.7-1937.7)

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没有吓倒和征服中国共产党人。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改革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从8月到次年6月,党又发动领导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各地近百次规模不同的起义,进入了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新时期。

在革命处于低潮和反动力量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井冈山等一批农村革命根据地,把战略上的退却与战役上的进攻结合起来,通过实践逐步找到了一条以农村为根据地,实行武装害据,包围并占领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到1930年上半年,全国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和地方武装发展到10万人。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内的工作和斗争也得到相应的恢复和发展。1930年底到1931年9月,红军接连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发起的3次反革命“围剿”,其他根据地也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

1933年9月,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使红军遭受严重损失。1934年10月,左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开始长征,留下部分红军坚持南方各地的游击战争。1935年1月,红军占领贵州重镇遵义。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路线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随后又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1935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先后到达陕北。长征胜利结束。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共中央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停止进攻红军,实行联共抗日的政策,开始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

四、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1937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全国抗战由此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9月实现了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战一开始就存在两条对立的路线。国民党领导集团实行片面抗战,消极御敌,使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大片国土沦陷。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紧密依靠人民群众,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尤其是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经过3年多时间的努力,开创了16块抗日民主根据地,人民抗日武装发展到50万人。1940年到1942年,日本帝国方义为了把中国变成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集中主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国民党顽固派也调集大量兵力掀起**高潮。

共产党面对着两面夹击的严重局面,及时调整了各项政策,开展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坚持艰苦的游击战争,实行精兵简政、劳武结合,在精神、物质和作战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终于战胜了各种困难,巩固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从1944年起,八路军、新四军先后开展了对日本侵略军的攻势作战,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反攻,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一胜利表明,一个半殖民地封建的弱国是可以打败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

五、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10)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而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加紧准备内战,新的内战危机又向人民袭来。蒋介石玩弄反革命的两手政策,一面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一面调兵遣将,加紧内战部署。共产党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以革命的两手反对反革命的两手,一面派出代表团赴重庆谈判,并签订了《双十协定》,一面加紧练兵和生产,作好自卫战争的准备。1946年6月,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制定了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方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运动战为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为配合解放战场的斗争,我党在解放区实行减租和土改,组织翻身农民支援前线,在国民党统治区展开反内战反饥饿的民主运动,形成反对蒋介石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苦斗争,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6月底,以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为标志,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在“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号召的鼓舞下,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人民军队**越强,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1948年9月,党中央抓住时代组织战略决战,先后发起了辽沈、淮海、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取得了伟大胜利,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党中央揭穿了国民党的“和谈”阴谋,号召全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3月,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讨论和规定了在全国胜利以后,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4月,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强渡长江,随后又向全国进军。国民党统治全面崩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盛典立。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六、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0-1956.9)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奴役中国人民、国家四分五裂的历史已经结束。中国开始逐步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建国初期,摆在全党面前的任务复杂而又艰巨,一方面要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发展生产,为恢复国民经济而斗争。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3年时间的艰苦努力,完成了向全国进军的任务,大陆获得完全解放,歼灭了大量特务土匪,在广大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并展开了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和其他社会改革运动。

随着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没收了占旧中国资本主义经济80%的官僚资本,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并大力展开增产节约活动,控制物价,稳定市场,扭转了财政经济的困难局面,努力医治长期战争留下来的创伤。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不仅得到恢复,而且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从1953年开始,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全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并采取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全国大多数地区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实珊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七、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9-1966.5)

1956年9月,党的八大依据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要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正确方针。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之后,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既有成功的一面,也遭受过严重挫折。这10年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工业方面10年间增长了3倍,自己能够创造飞机、汽车,尤其是石油工业得到开拓性发展,到1965年已达到自给,结束了中国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铁路交通、基础科学研究、国民教育事业等方面都有重大进步,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的成果尤为显著,1964年10月,成功地爆炸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1958年党在指导方针上发生了“左”的错误,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党内矛盾和社会问题上也同样有“左”的倾向。1959年党中央开始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后来又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并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效果,到1965年调整任务完成时,国民经济又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左”的错误在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示能彻底纠正,而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导致“*****”的发动。这10年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无论成就还是失误,都是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获得和发生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都是党的宝贵财富。

八、“*****”时期(1966.5-1976.10)

这10年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966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并发出“五一六”通知,标志着“*****”的正式发动。从破“四旧”到炮打所谓刘少奇“资产阶级司令部”及其在各地的代理人,打倒一大片,实行全面夺权。

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发动武装政变的阴谋败露,自取灭亡。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党内批判极“左”和反对极右的分歧,大反所谓“右倾回潮”,进而展开一系列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受到毛泽东的批评。1975年1月,在周恩来病重的情况下,毛泽东提议由复出的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各条战线开始整顿,形势明显好转。

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发动,加上“***”倒行逆施,全国再度陷入混乱。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先后逝世,“***”加紧篡党窃国。党中央顺应人民意志,于10月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的内乱。“*****”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必须彻底否定。然而,这10年党内的健康力量与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直没有中断过,外交工作也取得重大突破。广大人民群众在各自岗位上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工业交通、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这一切都应与“*****”本身相区别。认真地科学地总结“*****”的教训,将从另一方面使我们懂得如何正确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九、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6.10-1992.2)

从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两年间,由于思想理论准备不足,加上当时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执行“左”倾政策,使这两年呈现徘徊中前进的局面。1978年5月,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为开创新局面作了思想上理论上的准备。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左”的思想的束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及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政策。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此为契机,我党展开了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

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突破,逐步推动城市经济体制和各方面的改革。对外开放从设置4个经济特区开始,辐射到沿海城市以及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改革开放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热潮在全国兴起。党正确地分析了中国国情,作出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从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党还制订并提出了“三步瞳”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了我国从解决温饱、达到小康进而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的任务,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9%,比改革开放前有明显的提高。在此期间,对外关系、科学教育、精神文明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1992.2- )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同年召开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

此后的几年,我党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要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和其他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新的进步。1997年召开的十五大,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进一步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作出全面部署,确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

“一国两制”的方针取得了重大胜利。我国顺利平稳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澳门也相继回归祖国怀抱。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日益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

我国经济已登上了世界经济舞台。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我国经受住了一场经济领域风险的考验,也经受住了自然界风险的考验。军民并肩作战夺取了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人民解放军注重质量建设,实行科技强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加强,在保卫和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90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又翻一番,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有提高,进入了小康社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先后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带领中国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看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简介还看了:

1.党的发展历史简要概括

2.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体会

3.入党个人成长史简介

4.简述党的发展历程的入党志愿书

5.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观后感

第5篇: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看作风建设发展史党课讲稿

党课讲稿:如何规范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员

发展党员工作流程一、申请入党1递交入党申请书
条件: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愿意执行党的决议;按期缴纳党费。
要求: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没有工作、学习单位或工作、学习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向居住地党组组提出入党申请;流动人员还可以向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或单位主管部门党组织、流动党员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注意:本人提出;书面申请。2党组织派人谈话
时间:收到入党申请书后一个月内。主体: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或组织委员。内容:了解入党申请人基本情况;介绍入党条件和程序;加强教育引导。
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3推荐和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范围:已递交入党申请书且党组织已经派人谈话的人员。
方式: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

决定:支部委员会集体研究决定。
注意:综合运用推荐结果,防止简单以票取人。4上级党委备案
材料:入党申请人基本情况;推荐和推优情况;支部委员会意见等。
要求:了解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条件;手续是否齐全。
5指定培养联系人数量:1-2名正式党员。
任务:向入党积极分子介绍党的基本知识;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等,做好培养教育工作,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情况;向党支部提出能否将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6培养教育考察
方法: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集中培训等。
目的:使入党积极分子懂得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组织原则、纪律、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要求: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1次考察;基层党委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作1次分析。
注意: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学习单位(居住地发生变动,应及时报告原单位(居住地党组织;原单位(居住地

党组织应及时转交材料;接收单位党组织认真审查材料、做好接续培养,培养教育时间可连续计算。
三、发展对象的确定和考察7确定发展对象
条件:经过1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基本具备党员条件。
要求: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意见。确定:支部委员会讨论同意,确定发展对象人选。8报上级党委备案
要求:认真审查;提出意见。注意:同意后列为发展对象。9确定入党介绍人数量:2名正式党员。
方式: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党组织指定。要求:入党介绍人认真完成培养、教育义务。注意:受留党察看处分、尚未恢复党员权利的党员,不能作入党介绍人。
10进行政治审查
内容: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政治历史和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情况;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方法:同本人谈话、查阅档案资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以及必要的函调或外调。对流动人员中的发展

对象还应当征求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基层党组织的意见。
要求:政治审查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注重本人的一贯表现。审查情况形成结论性材料。
注意:未经政治审查或政治审查不合格的,不能发展入党。
11开展集中培训
主体:基层党委或县级党委组织部门。时间:不少于3天或不少于24学时。
注意:未经培训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
四、预备党员的接收12支部委员会审查
要求: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审查;集体讨论是否合格。
13上级党委预审
方式:审查发展对象条件、培养教育情况等;根据需要,听取执纪执法等部门意见。
要求:审查结果书面通知党支部;向审查合格的发展对象发放《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
注意:发展对象未来3个月内将离开工作、学习单位的,一般不办理接收预备党员手续。
14填写入党志愿书
要求:在入党介绍人指导下,由本人按照要求如实填写。

15支部大会讨论程序:
(1发展对象汇报个人情况;
(2入党介绍人介绍发展对象有关情况、表明意见;(3支部委员会报告审查情况;(4与党员充分讨论、投票表决。
注意:有表决权的到会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表决权人数的半数,才能开会;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方可通过。讨论两个以上发展对象入党时,要逐个讨论和表决。
16上级党委派人谈话时间:党委审批前。
人员:党委委员或组织委员。
目的:作进一步了解,并帮助发展对象提高对党的认识。
要求:谈话人应当将谈话情况和自己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的意见,如实填写在《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上,并向党委汇报。
17上级党委审批
内容:是否具备党员条件、入党手续是否完备。要求:集体讨论和表决。两个以上发展对象应逐个审议和表决。
时间:3个月内,特殊情况不超过6个月。注意:党总支、乡镇(街道所属的基层党委以及党

组织不能审批预备党员。除另有规定外,临时党组织不能接收、审批预备党员。
18再上一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
目的:掌握预备党员结构、分布、质量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19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
要求:及时编入;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20入党宣誓
组织:基层党委或党支部(党总支。程序:
(1奏《国际歌》;(2党组织负责同志致辞;(3预备党员宣誓;
(4参加宣誓的预备党员代表发言;(5党组织负责同志讲话、提出要求。
要求:在正式场合举行;严肃认真;庄重简谱;严密紧凑。
21继续教育考察
方式: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听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等。
时间:预备期为1年。22提出转正申请
要求:预备期满,书面提出申请。

23支部大会讨论
准备:党小组提出意见;党支部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支部委员会审查。
程序:参照接收预备党员的程序。
结果: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1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1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24上级党委审批时间:3个月内。
要求:审批结果及时通知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应当同本人谈话,并将审批结果在党员大会上宣布。
注意: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25材料归档
内容:《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政治审查材料、转正申请书、培养教育考察材料
要求:有人事档案的,存入本人人事档案;无人事档案的,建立党员档案,由所在党委或县级党委组织部门保存。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党课 讲稿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看作风建设发展史党课讲稿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看作风建设发展史党课讲稿 党的百年发展史演讲稿

猜你喜欢

版权所有:360文档网 2013-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360文档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360文档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京ICP备130370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