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国亭 王延峰* 姜文婷 林金水 冯晓东 常海飞 乔宏喜 梁燕
(1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
2 陕西省红枣重点实验室,陕西延安 716000;
3 延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陕西延安 716000;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我国设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其适应性强、消费量大、经济效益高,成为种植者进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的首选作物(程国亭 等,2022)。设施农业打破了作物生长的季节限制,减轻了自然灾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解决了蔬菜供应淡旺季不平衡问题,实现了周年供应,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受经济利益驱动,种植者经常会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番茄进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而设施中连续多年单一种植番茄容易导致番茄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且引起土壤理化性质变差、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土传病害多发等土壤障碍,直接威胁设施番茄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1.1 不合理灌溉施肥
不合理灌溉施肥是导致土壤障碍的最主要因素。产生原因主要有3 点:一是受生产力水平和传统农业观念限制,设施番茄长期采用大水大肥较为粗放的生产管理模式(王鹏勃 等,2015)。二是测土配方施肥需要技术和设备,在小农户的设施内难以推广。三是农家肥需发酵腐熟、用量大、费人力、见效慢,且较为短缺;
而化肥购置方便、使用简单、见效较快。李欢欢(2021)研究发现,过量灌溉会加速养分淋溶,降低土壤肥力,导致地下水污染;
高温高湿环境利于病原微生物繁殖,导致番茄病害加重,抑制番茄根系呼吸和好氧微生物活性,造成根部缺氧腐烂坏死(李建明 等,2014)。为了获得高产,设施番茄生产过程中常常过量施用化肥。连年大量施用尿素、磷酸二铵等,使土壤中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严重超标,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
过量施用氮肥会破坏土壤缓冲能力和离子平衡能力,导致土壤酸化。钾肥价格相对较高,为了节省成本,在设施番茄生产过程中钾肥和中微量元素经常被忽略。钾肥不足则易造成番茄植株抗逆性差,病虫害发生严重(Steiner et al.,2020)。由于番茄对养分吸收具有选择性,连年种植番茄破坏了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平衡状态,使番茄对某些元素吸收困难,出现缺素症状,特别是缺乏微量元素,使番茄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和品质下降(龚建军和蔡海,2017)。不合理灌溉施肥不仅造成水肥资源浪费、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而且导致土壤酸化和土传病害频发等问题,使番茄产量和品质显著降低。
1.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调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调的主要原因:①生物因素。连作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降低、总量减少,种群结构简单、丰富度下降,有益微生物(铵化菌、硝化菌、放线菌等)生长受到抑制,而有害微生物(尖镰孢菌和青枯菌等)迅速得到繁殖(Wang et al.,2019),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土壤微生物活性下降。土壤病原拮抗菌的减少,助长了土壤病原菌的繁殖,病原菌可大量利用寄主植物的根系分泌物和植株组织及其分解物作为养分来源,从而使其繁殖加速(吴丽婷 等,2021);
在缺乏寄主的条件下,病原菌会在寄主残体或土壤中形成耐久性的生存器官,一旦寄主出现便能发芽侵染寄主从而造成危害(王长义 等,2020);
由于设施番茄病原菌基本无越冬现象,给防控带来较大困难(El-Sappah et al.,2019)。随着连作年限增加,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细菌丰度增加,酸杆菌门细菌丰度降低;
真菌菌群中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真菌丰度增加;
放线菌数量急剧下降(吴盼盼,2016;
Guarnaccia et al.,2019)。细菌、放线菌数量的下降和真菌数量的上升,使根区土壤微生物生态失衡,土壤微生物从细菌主导型向真菌主导型转化,病原菌拮抗作用被削弱,促使病原菌更容易侵染番茄植株而引发各种土传病害(周杰 等,2021)。
② 非生物因素。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以及光照、温度、湿度、气体组成的变化导致设施番茄土壤根区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调(Bhavana et al.,2019)。大量施用化学农药破坏了番茄生长环境,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群乃至土壤中的固氮菌、根瘤菌和有机质分解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破坏了土壤矿化-固持平衡。高温、高湿、弱光、通气性差的设施环境容易滋生病虫害,使有害微生物数量增多,而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Regmi &Desaeger,2020)。
1.3 番茄的自毒作用
设施连作条件下,番茄植株残体与病原物的代谢产物对番茄植株有致毒作用,并连同番茄根系分泌的自毒(化感)物质一起影响番茄生长,从而导致自毒作用的发生。番茄可通过地上部淋溶、根系分泌和植株残茬腐解等途径来释放一些对同茬或下茬同种或同科植物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的自毒物质。根系自毒物质包括根系渗出物、排泄物、分泌物和脱落物(Zhang et al.,2015)。渗出物主要有糖类、有机酸、氨基酸、水、无机离子、氧气、维生素等;
排泄物主要有CO32-、HCO3-、乙烯等;
分泌物主要有粘液、H+、酶类、铁载体、激素、酚类物质等;
脱落物主要有根冠细胞、细胞内含物、根毛等。自毒物质通过影响植株的离子吸收、水分吸收、光合作用、蛋白质和DNA 合成等多种途径来影响植物生长,对根际pH、矿质养分的活化、根际微生物活性影响较大,有些有机酸(如柠檬酸、酒石酸等)是很好的金属鳌合物,它们在吸收根际难溶性养分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龚建军和蔡海,2017)。低分子量的有机分泌物可以活化重金属元素(如铅、镉等),导致植物重金属的毒害(王亚 等,2022)。同时,番茄根系分泌物的组成成分及数量与土壤营养状况有关。营养不均衡(营养亏缺)不但直接导致作物连作障碍,而且也可通过改变根系分泌物的种类和数量来间接地影响植物生长;
新生植株因缺少抗性赋予蛋白对上茬植物残留的自毒物质非常敏感,且番茄的自毒作用使病原菌具有良好的繁殖条件,病原菌数量不断增加,严重影响番茄生产(阮弈平,2013)。
2.1 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长期连作导致土壤团粒结构被破坏,孔隙度下降,容重变大,耕层变浅,土壤酸化、板结和次生盐渍化加重。土壤酸化造成土壤溶液浓度增加,渗透势加大,H+、Al3+、Mn2+对土壤的毒害作用加重,影响阳离子活动,最终破坏元素平衡,发生脐腐病等缺素症(殷振江 等,2015)。长期连作导致土壤中微生物活动能力受限,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土壤通透性变差,最终导致土壤板结,保水、保肥能力降低。番茄根系因缺氧而活力下降,细胞呼吸困难,多种营养元素无法吸收,出现缺素症状,根系发育不良,造成根腐、猝倒、立枯等病症。发生连作障碍的土壤中盐离子会随着深层水分的蒸发,沿土壤毛细管上升,然后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盐分,即土壤盐渍化。土壤次生盐渍化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为了获得高产盲目大量施用化肥;
二是设施环境相对封闭,土壤中可溶性或悬浮性化合物得不到雨水充分淋溶,加上由下向上的土壤水分运动形式,使得盐离子在土壤表层聚集;
三是设施内较高的温度使土壤水分蒸发量增大;
四是设施土壤风化作用较快,土壤矿化分解的离子和肥料相结合使土壤盐分集聚加快(田静,2022)。设施番茄土壤中积累的盐类主要是硝酸盐,占阴离子总量的67%~76%(龚建军和蔡海,2017),盐离子可通过离子毒害和渗透胁迫等方式影响番茄种子发芽、根系吸收、植株生长和抗逆性。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营养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则会阻碍番茄对某些元素的吸收,导致缺素症状,使番茄生长发育受阻,如种子发芽率降低,叶色深绿、叶缘翻卷、生长点叶片卷缩黄化,根系变黄发褐、不发新根,白天植株出现萎蔫现象甚至枯死,产量和品质下降等(王蕾等,2016)。
2.2 土传病虫害加重
连作为番茄根系病原菌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寄主和繁殖场所,土壤优势微生物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病原菌数量不断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自然平衡遭到破坏,酶活性严重下降,导致肥料分解过程受阻,土传病虫害(根结线虫、枯萎病、细菌性斑点病、青枯病)发生多、蔓延快,且逐年加重(葛晓颖 等,2016;
Fu et al.,2017)。土传病虫害导致番茄株高降低,茎粗变细,植株生物量减少(徐树杰,2019);
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中病原拮抗菌减少,番茄对病虫害的综合抗性下降,病原菌可利用番茄根系分泌物和茎叶及其分解物作为养分来源迅速繁殖,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升高,阻碍了番茄对土壤养分的有效吸收利用,造成根系腐烂,甚至会整株枯死(Tan et al.,2021);
连作1 年后番茄减产20.4%,连作3 年后减产高达46.2%(李炎洁和周小静,2017)
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结合生产实践发现,设施番茄土壤障碍形成机制复杂,防控难度大,生产中应采取生物防控、农业防控、物理防控、化学防控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以达到对设施番茄土壤障碍较为理想的防控效果。
3.1 生物防控
3.1.1 微生物菌剂 利用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菌肥等相关农用微生物益生菌制剂可以修复土壤环境(季彬 等,2016)。某些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可合成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直接作用的物质(如生长素等)或改变土壤中某些无效元素的形态,使之有效化而利于植物吸收(如固氮、解磷等);
PGPR 可抑制或减轻某些病害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不良影响。微生物菌剂中含有大量有益菌,可有效抑制某些土壤病原菌的生长,防止病害的传播与植物自毒作用的发生,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修复自净能力;
可达到以菌养菌、以虫养虫的绿色综合防控目的,对连作土壤理化性质改善具有重要作用。王归鹏等(2021)研究发现,微生物菌剂通过促进有机基质的养分释放和提高相关酶活性,促进番茄生长,其中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于番茄的丰产增质效果较优。葛诗蓓等(2020)研究表明,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可扩大根际范围,改善植株形态;
增强光合作用,提高番茄品质;
提高营养元素积累,尤其是磷元素积累;
提高植株对干旱、盐渍等多种逆境胁迫的抗性等。施用丛枝菌根、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玫瑰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flavus)和羟磷灰石纳米粒子等植物抗病刺激剂可增强番茄对线虫感染的抗性,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增强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刺激植株产生系统抗性(张艳杰 等,2014;
Alamri et al.,2022;
Nafady et al.,2022)。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ora)MRDS 300 的菌丝环组成粘附陷阱对2 龄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具有良好的捕获和抑制能力,是一种潜在的根结线虫生物防治剂(Soliman et al.,2021)。植物根际促生细菌菌株B.aryabhattaiA08 能显著降低番茄根结线虫虫瘿和虫卵的数量(Viljoen et al.,2019)。由降解菌致密链格孢(Alternaria compacta)WJD-55 制备的微生物菌剂W55 可降解土壤中多菌灵残留,改善连作土壤真菌微生物多样性(陈锐 等,2021)。Mazrou 等(2020)利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悬浮液灌根提高了番茄植株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防治线虫效果较好。土壤细菌B.halotoleransDDWA、B.kochiiDDWB、B.ceanisediminisDDWC 和B.pseudomycoidesJNC对番茄根结线虫防控效果明显(Liu et al.,2020)。
3.1.2 微生物菌肥 施用丰田宝微生物菌肥可以改良土壤,促进根系生长;
增强作物抗逆能力,减轻病害发生程度,改善土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姜莉莉 等,2015)。利用臭氧水+生物菌肥处理土壤,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效在90.0%及以上(魏艳丽 等,2022)。添加土壤微生态修复剂30 t·hm-2和植物疫苗100 倍稀释液300 mL·株-1对设施连作番茄土壤修复和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防治效果较好(郑雪芳 等,2018)。
3.2 农业防控
3.2.1 水肥气耦合 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和微量元素的缺失导致土壤障碍发生。水肥气耦合是新型的优化设施蔬菜供肥管理措施,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和提升土壤肥力(Wu et al.,2020);
可采用合理水肥气耦合技术**连作番茄土壤矿质营养元素缺失,土壤酶活性改变,土壤团粒结构破坏等难题。因设施生产无法有效利用降水,传统灌水模式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生产力的下降,而滴灌可改善设施土壤养分,提高番茄产量与品质(Wang et al.,2017;
Lv et al.,2020)。测土配方施肥可有效维持土壤营养供需平衡,既可增加产量,又可节约化肥用量,防止土壤盐渍化。每生产1 000 kg 番茄分别需要N、P2O5、K2O 为2.00~3.54 kg、0.70~1.21 kg、3.15~6.14 kg(李建明 等,2014)。设施番茄生产中应严格控制氮肥和磷肥施用量,杜绝偏施氮肥现象,重视中微量元素的调节作用,研发设施番茄专用复合肥和控释肥。针对设施土壤氮肥含量较高的问题,可在夏季连续填闲苋菜、茼蒿等速生叶菜,降低土壤中氮肥持有量,改善根际土壤酶和微生物环境,降低根结线虫和青枯病的发生率。在番茄生长过程中喷施叶面肥,可有效补充锌、镁、硼、铁、铜等中微量元素,调节植株生长,减少生理性病害发生。将猪粪、牛粪、羊粪发酵腐熟后,清水浸提72 h,按照浸提液体积比1∶2∶1 稀释2.93 倍施入土壤,可显著提高番茄光合特性、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率;
氨基酸、小分子肽、低聚糖、海藻酸、腐植酸、功能性微生物等生物活性物质可增加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番茄光合速率,增强植株抗逆性,提高果实产量并改善品质(范兵华 等,2021)。设施环境空气流通不畅,补充CO2不仅能为番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和能量,还能作为气体肥料促进番茄生长发育(袁冬贞 等,2014)。因此,CO2加富技术应在设施番茄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3.2.2 高碳堆肥和秸秆生物反应堆 高碳堆肥和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将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和低碳环保的实用技术。堆肥是将家畜粪便、农家有机液肥、农作物秸秆、枯枝落叶和草木灰等经过堆沤腐熟发酵产生的肥料,具有减轻和防御土壤盐分向表层集聚的作用;
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和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并增强其活力,提升土壤肥力,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消除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防止土壤障碍的发生,促进番茄生长发育。有机肥与生防菌的结合使得生防菌施用后能利用有机肥中的营养,促进生防菌在植物根际定殖,从而发挥生物防治的作用。Tefu 等(2020)在富含碳源的有机物(农作物秸秆、稻壳粪、蚯蚓肥、猪牛羊鸡粪、碳基肥)中加入生物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厌氧堆肥,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富含各种功能微生物,可拮抗病原微生物,促进有益微生物生长,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施入土壤中,可维持养分矿化-固持平衡,降低养分淋溶,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碳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微生物数量和腐殖质含量。以猪粪+菌渣为原料进行番茄秸秆堆肥,调整电导率后可作为理想的栽培基质进行利用(高宁 等,2019)。将堆沤腐熟的猪粪用清水浸提72 h,稀释至1/3 倍液(含氮量117.75 mg·L-1)浇灌番茄苗,可增加土壤全氮和全磷含量,增强植株光合作用能力,可以作为优质的液体有机肥应用于番茄种苗生产(李惠 等,2017)。发酵40 d 后的菌渣基质也可用于设施番茄栽培(刘中良 等,2020)。通过多种菌群结合有机基质和无机养分研制成的多功能生物调理剂产品,养分含量较高,有毒有害成分极低,适宜连作障碍土壤修复治理。
秸秆生物反应堆原理是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将秸秆分解成CO2,并产生热量、有机质和营养元素,改善植物生长环境,促进植株生长发育。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能够提高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的氮、磷、钾和有机矿物质等的含量,土壤水、肥、气、热等要素明显改善,减轻了农业生产带来的土壤、空气、水等环境污染压力。秸秆生物反应堆可显著降低土壤酸性和电导率,缓冲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促进自毒物质分解利用;
能够有效地提高地温,增加棚室内CO2浓度,促进番茄生长发育,缩短生育期,提早上市;
减轻土壤容重,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病虫害发生(蒋红国 等,2014)。在北方冬春季采用内置式秸秆反应堆+微生物菌剂技术,可增加土壤温度1.23℃,显著加快越冬番茄植株的生长速率,产量增加11.8%(袁冬贞 等,2014)。
3.2.3 轮作套种和伴生栽培 轮作换茬是缓解设施番茄土壤障碍的植物生态修复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化感作用使植物之间、植物与微生物之间合理组合,不仅可有效地降低植物之间、微生物之间的负效应,提高产量和品质,并且在控制病虫害方面效果明显。轮作既能吸收土壤中的不同养分,使养分得到充分利用,又可通过换茬显著降低潜在病原菌的相对丰度,提高潜在有益菌的丰度,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解决根系分泌物自毒问题和作物残体所致的非土传病害问题,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果实品质(董宇飞 等,2019)。轮作后,土壤根际微生物种类、数量和活性均得到有效改善,土壤分解能力提高,植物自毒作用减轻(杨尚东 等,2016)。番茄与其他作物合理间套作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李文泽 等,2020)。设施番茄行间套作大蒜,可通过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解决根系分泌物及自毒问题以及作物残体所致的非土传病害问题,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刘宏久等,2018)。套作大蒜后,番茄根系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活性均得到有效改善,不仅提高了有益微生物的分解能力,而且减轻了番茄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刘素慧 等,2018a,2018b)。秋季套作大蒜比春季套作大蒜的番茄果实VC 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番茄红素含量、糖酸比和产量均有所提高(Cheng et al.,2020);
套作大蒜的番茄果实比套作青蒜和连作的番茄果实品质均有显著提升(肖雪梅,2013);
连续套作大蒜增加了土壤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和微生物总数量,提高了土壤酶活性(Xiao et al.,2019),增加了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Cheng et al.,2020);
减少了土壤中的真菌数量,降低了番茄根结线虫的病情指数(Wang et al.,2015)。番茄连续5 年套作大蒜和套作青蒜的产值分别增加了10.10%、0.94%(闫伟明 等,2016)。
伴生栽培是次生作物陪伴、协助主生作物生长的一种种植模式,能够显著降低番茄根结数量和根结指数,且对番茄生长无显著抑制作用(杨帆 等,2020)。分蘖洋葱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而类黄酮含量与番茄根结线虫病情指数和根结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套作分蘖洋葱能够促进番茄的生长,增强其抗逆性,从而减轻土壤障碍(刘淑芹等,2016)。分蘖洋葱与番茄伴生,可增强番茄对根结线虫和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的抗性(Fu et al.,2015;
吴凤芝 等,2021)。但目前来看,可与番茄伴生栽培促进其生长发育的植物种类还比较有限。
3.2.4 嫁接栽培 嫁接可改善番茄根系吸收特性,改变内源激素含量,提高植株光合能力和保护酶活性等,嫁接番茄的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和抗重茬能力强。徐树杰(2019)研究表明,以科砧2 号、线虫绝系列、抗病新1 号、BF 兴津101 和BF 兴津128 为砧木进行嫁接的番茄植株抗线虫能力强,株高、茎粗、单株茎叶鲜质量、单株根鲜质量、单果质量和单产增加明显;
番茄砧木通常要比接穗早播5~7 d,确保砧木植株比接穗略健壮,以提高嫁接成活率,增加番茄产量和效益。
3.3 物理防控
高温闷棚是设施生产中常用的一项关键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夏季高温和有机肥腐熟过程中散发的热量,使棚内温度上升到70 ℃,地膜内10 cm 土层达到55 ℃以上持续高温,连续闷棚处理15~25 d,可有效杀死土壤中各种线虫、真菌和细菌,减轻灰霉病、叶霉病等病害的发生,解决连作地番茄死苗的难题,番茄生长势强、产量高(马政 等,2018)。高温闷棚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病情指数较轻,病果率较低;
比不用药剂防治的番茄产量增加44.9%,比用药剂防治的番茄产量增加24.7%(董志刚 等,2021)。灌水高温闷棚处理对温室连作土壤起到了淋溶作用,减少了土壤盐分的积累,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平衡了土壤养分,有利于番茄生长(李佳川 等,2016)。添加玉米秸秆结合高温闷棚(湿闷、淹透水),不仅对土壤具有强消毒作用,还能加速秸秆分解,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盐分含量,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何志刚 等,2018)。夏季高温时节,用活性氧水灌溉处理2 次,然后覆盖塑料膜密封1 个月,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发生改变,尖孢镰刀菌和青枯菌数量下降明显,土壤表层盐分和电导率下降,土壤容重下降;
活性氧高温淹水闷棚后,番茄VC、可溶性总糖、膳食纤维含量和产量增加,硝酸盐含量下降(王晓云 等,2021)。
3.4 化学防控
土壤消毒是杀灭土壤有害微生物,防控土传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孟思达等(2021)利用石灰氮(氰胺化钙)对土壤进行消毒,提高了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量,促进了养分转化,增加了番茄植株生物量和果实产量;
将石灰氮按照4.5 g·L-1施入连作土壤,土壤pH 值及有机质、全氮、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含量均显著升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土壤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增加,番茄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提高,果实VC 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生物熏蒸是一种环境友好的防控措施,可用于控制线虫和其他病原菌的繁殖(Regmi &Desaeger,2020)。以花椒种子作为生物熏蒸剂,可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土壤酶活性、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共生网络复杂性,杀灭根结线虫效果明显(Wang et al.,2021)。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熏蒸可减少土壤根结线虫数量,提高设施番茄早期果实产量(Regmi et al.,2021)。氟吡菌酰胺和氟虫胺对根结线虫也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可有效减少根结线虫对根的损伤,促进番茄生长(Ji et al.,2019;
Li et al.,2020)。高温闷棚时加入威百亩或阿维菌素可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董志刚等,2021)。
设施番茄土壤障碍发生是一个累积效应,是设施土壤—微生物—根际—番茄—环境循环系统不良生态综合效应的展现,形成原因复杂,目前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研究,缺少一定的深度和关联度。针对目前设施番茄产业面临的土壤障碍问题,需综合考虑土壤—微生物—根际—番茄—环境循环系统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寻找关键点进行研究,寻求突破。加强土壤障碍发生前的检测与预防介入措施研究,重点研究设施番茄抗性品种培育,水肥气耦合技术开发,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平衡重建,土壤生态修复和无土栽培等技术,为研制出可减缓、调控土壤障碍发生的综合技术措施和开发功能性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线虫番茄根系夏季蔬菜换茬期线虫防治要注意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番茄炒蛋小猕猴学习画刊(2022年12期)2022-02-06秋茬番茄“疑难杂症”如何挽救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雅安市:织密根治欠薪“根系网”四川劳动保障(2021年3期)2021-06-09番茄果实“起棱”怎么办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地黄花对秀丽线虫寿命的影响中成药(2018年2期)2018-05-09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朝鲜孢囊线虫——浙江省孢囊线虫新记录种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7年1期)2017-04-17线虫共生菌Xenorhabdus budapestensis SN19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6年6期)2016-06-05烤烟漂浮育苗根系致腐细菌的分离与鉴定西南农业学报(2016年5期)2016-05-17